上海哪里的“营商环境”更好?
2018-01-13 11:5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上海哪里的“营商环境”更好?

上海市最近提出了不少新的发展理念,其中有这么一项颇为引人注目:

上海要着力打造“城市服务”能力,而在服务能力中,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那怎么评价营商环境呢?

很简单,看企业来不来这里发展。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使用了启信宝提供的上海全量企业数据,进行了一组抛砖引玉的观察和思考。

先来看看上海企业的增长情况吧:

(注:虚线是指在当年注册、并且存活到2017年年底的企业数量。)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总体看来,上海的企业数量增长非常明显,而且处于不断的加速当中。具体来看:

    1992年,上海当年的新注册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

    2004年首次突破10万家;

    而在最近的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新注册企业数则接近30万家。比较十年前翻了三倍。

当然,市场竞争是残酷且激烈的,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生存下来。2005年前注册的企业存活至今的不到50%。因此,假如只看存续企业的总量,在1998年左右,上海存续企业数突破10万家;2013年左右,存续企业数突破100万家;截止2017年年底,存续企业数达到188万家。

具体上海市历年企业增长请看下图:

在这风起云涌的企业发展图景中,上海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变化有企业数量比例、产值比例等多种统计方法,这里使用的是企业数量比例)。请看下图:

具体,从存续企业数量来看:

    1985-2017年,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商务服务业(从3.5%到22%)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0.2%到7%),

    批发零售业则从30%上升并稳定在40%;

    与此同时,制造业的份额却大幅缩水,从40%减少到9%。

    截止2017年年底,从企业数量占比的角度,top5的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40%)、商务服务(22%)、制造业(9%)、信息技术(7%)和建筑业(5%)。(若按产值排名,截止2015年年底top5的行业则是制造业(29%)、金融(17%)、批发零售(15%)、房地产(7%)、商务服务(6%))

的确,从企业的角度看,上海市的商业环境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不同行业的企业冷暖自知。

那么,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城市的什么地方呢?请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上海市企业的注册地还比较均质,市区和郊区新城同样密集,而最大的三个高峰分别出现远郊区的长兴岛和临港上。

那么,这些企业又在哪里经营办公呢(经营地识别方法见文末注释1)?请看下图:

经营地与注册地的分布截然不同,临港和长兴岛的高峰消失了,郊区新城的企业密度也大幅度降低,而市中心开始高度集聚,且越往市中心密度越高。

很显然,上海企业的注册地和经营地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

具体而言,经过我们的计算和统计:在上海市的所有存续企业中,大概 2/3 的企业的注册地和经营地不一致;而在这2/3的企业中,跨行政区分离的又占了大约一半。(说明:我们对“分离”的计算方法是,先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筛除掉空壳企业,再对正常存续企业的注册地和经营地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距离在3km以上的视为“分离”。)

实际上,企业注册地和经营地的分离往往是一个企业运营的常态,从企业的角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注册地往往反映了注册地所能为企业提供的政策和服务;而经营地往往反映了该地区所能提供的经营环境(交通、商务环境、租金、人才集聚等多种要素),一个企业为了同时得到最优惠的政策(或服务)和最适合的经营环境,不得不进行两次选址。

我们来看看不同企业在这个双重选址上的具体特点吧。

首先看下企业的注册年份:

显然,越是新企业,分离情况越严重。具体我们可以来看下面两组图:

2005年前注册的老企业:

注册地:高度集中在市区、少量在嘉定青浦新城

经营地:高度集中在市区

2010年后注册的新企业:

注册地:市区密度并不高、高密度地区全在郊区

经营地:高度集中在市区

很明显,2010年后的新企业,大部分选择注册在郊区新城;但在经营地上,它们却依然选择市中心。由于新企业的数量级极大,因此,它们总体拉高了上海市企业注册地经营地的分离程度。

既然决定了要在市区经营,那这些企业为什么都要去数十公里外的郊区注册呢?很明显,这些郊区的招商服务和政策扶持在吸引企业注册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这些政策与服务对哪些类型的企业会更有吸引力呢?

我们来看按注册资本分组的注册地经营地分离情况吧:

可以看到,注册资本小于100万的小企业更多地接受经营注册分离,而大企业的分离比例相对较低。我们仍然来看两组图:

注册资本小于100万的企业:

注册地:市区密度并不高、高密度地区全在郊区

经营地:高度集中在市区

注册资本大于500万的企业:

注册地:全市分布较为均匀,外高桥(自贸区)较为密集

经营地:高度集中在市区

很显然,相较于财大气粗的大企业,郊区注册的吸引力对于中小型企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它们的注册密集地几乎全都在郊区。

那么,不同行业的情况呢?

可以看到,各个行业的注册地和经营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下面我们重点关注一下近年来上海市增长最快的商务服务业,以及较为关注的三大行业:科研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和文化业。

其中,商务服务业的分离情况最为严重:

可以看到:商务服务业的注册地在全市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崇明岛、长兴岛、外高桥、临港等远郊均有多个高密度的亮点。然而,在实际的经营地上,商务服务业则高度集中在内环线以内,呈现出及其明显的差异,分离度达到70%。

再来看看科技信息行业(我们对科学技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行了合并,统称为科技信息行业):

科技信息行业的注册地有五个高密度集聚点:浦东张江、杨浦五角场、闵行紫竹、南翔-嘉定新城区域和长兴岛。而其经营地也有五个高密度集聚点:南京西路、漕河泾、五角场、陆家嘴和张江。很明显:从注册地来看,除了五角场和张江既是注册集中地又是经营集中地外,南翔-嘉定新城、长兴以及闵行均不是经营地密集区;尤其是南翔-嘉定新城区域,分离情况尤为突出。而从经营地来看,不仅市中心和漕河泾有明显的集聚现象,包括陆家嘴同样是科技信息企业经营的集中地。

相比之下,金融行业的分离情况相对要少一些:

可以看到,金融行业的集聚程度非常之高,其注册地仅有外滩、陆家嘴和外高桥(自贸区)三个高密度集聚点。然而,其经营地则更为集中,只有外滩和陆家嘴,自贸区则被排除在外。

最后再来看看文化行业:

从上图来看,文化行业的注册地已经非常集中了,主要在中环线以内。然而,它的经营地的高密度集聚区则进一步收缩到了内环线以内。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现象:虽然郊区的政策及服务吸引了大量中小型企业、商务服务企业、科技类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包括金融企业(主要被自贸区吸引),但在对经营地的选择则不约而同地一致:

去市中心、去市中心的中心。

请看下图(千军万马进入市中心):

(说明:图中线条越偏红色,说明沿该路径迁徙的企业数量越多。)

根据具体行业的经营地特点不同,我们可以做出几个行业从市中心向外的企业经营密度衰减曲线:

可以看到,

    对于金融、文化行业来说,距离市中心10公里处(东西向约到内环,南北向约到中环),企业密度已衰减至市中心的1/2或更少;距离市中心15公里处(约到外环),企业密度已衰减至市中心的1/5。

    科技信息行业在郊区的生命力相对较强,其1/2和1/5的衰减距离分别是14公里和22公里。

    只有制造业能相对顽强地在郊区生存。

看完了以上基本情况,让我们再回到本次研究的核心问题吧:

上海的“营商环境”到底哪里好?

很显然,对上海“营商环境”的评价,至少应包含“注册环境”(或者叫“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其中,注册环境的营造主要依靠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经营环境则是办公载体、交通便利程度、商务氛围、餐饮住宅娱乐等生活设施的配套程度、企业间交流便利程度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对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设计了营商环境指数:

营商环境指数=ln(该区经营企业数/该区注册企业数)*(注册或经营在该区的企业总数)/ 该区建成区面积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计算出上海各区的营商环境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郊区的注册环境更好,市区的经营环境更好,而相对比较均衡的则是:杨浦、闵行、松江、浦东和宝山。

但是问题来了,有些区横跨市区和郊区,那么具体来看呢?

于是,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了各个街镇的营商环境指数并制作出top20街镇的排名:

(说明:颜色越偏蓝色,注册环境越好;颜色越偏红色,经营环境越好;黄色说明较为均衡。)

从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街镇中,我们选出了两个典型案例,观察它们的企业分布去向。

案例一:南汇新城镇

注册环境很好。注册企业数量很大,但注册再次的企业往往不在此地办公。这些企业主要去往陆家嘴、惠南、天目西路、徐家汇、花木等地经营。请看下图:

(说明:图中线条越偏红色,说明沿该路径迁徙的企业数量越多。)

案例二:南京东路街道

经营环境很好。经营企业数量很大,吸引了大量外街镇包括外区县的企业来此经营,其中有较多都注册在南桥、南翔、四团、亭林、朱泾等地。请看下图:

(说明:图中线条越偏红色,说明沿该路径迁徙的企业数量越多。)

诸如以上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展开了。回到最初的问题:

上海到底哪里的“营商环境”更好?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市的这188万家企业已经用脚进行了精准的投票。它们或者投给注册地,贡献它们税收;或者投给经营地,贡献了上下游关联的经济产出。

无论如何,服务好这些企业,是上海打造“城市服务能力”的核心路径。因此,在讨论“服务”之前,有一系列必须值得我们的思考和问题:

我们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些企业?是否真的了解这些企业?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我们的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是否真的符合它们的需求和期待呢?我们又该如何根据它们的需求与期许去制订更好的土地、空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去经营更好的园区与城市?

我们真心地希望这篇研究,能够成为我们真正去理解这座城市里这188万家企业的一个小小的破冰。

注:

    本文数据由 启信宝、脉策数据提供。其中启信宝的企业注册地信息来源为工商注册数据,企业经营地信息来自对企业网站、企业招聘信息、企业黄页和地图数据等多渠道网上公开信息的整合,并通过大数据手段加工分析得到。本研究中使用的样本进行了注册地经营地识别、存续企业与非存续企业识别、正常企业与空壳企业识别等多重筛选。由于每一个步骤都存在现实困难和技术限制,识别筛选结果可能与现实情况有所出入,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社会企业经营状况。

    文章作者为 若木、子安、团支书,由微信公众号 城市数据团原创并首发。欢迎通过邮件 business@metrodata.cn 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数据分析方法和制图工具?欢迎加入数据团学社5群(qq群号 615595782),或者戳 阅读原文加入课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