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神秘的美联储一直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而美联储主席的一举一动不仅关乎着美国的经济,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在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美联储的"耶伦时代”将在2018年2月3日正式结束,“鲍威尔时代”即将来临。本文前半部分是资深华尔街经理陈凯丰先生对历任美联储主席的大起底,后半部分是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郭可为先生对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先生经济政策的展望。敬请阅读。
文/陈凯丰(纽约金融论坛(NYFF)联席发起人),郭可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编辑/屹杰
《华尔街基金经理:我对三任美联储主席的近距离感受》
作者:陈凯丰
岁末年初,美联储也将开始领导层的交接班。美国国会将在明年一月份对这十年来的第三位美联储候任主席鲍威尔进行投票。
如果美国国会如期通过对他的任命,鲍威尔将会在明年一月底,宣誓就任美联储第16任主席。
从在华尔街工作开始到现在,我经历了伯南克、耶伦从被提名,到就任、卸任的这十年。也有幸和鲍威尔理事交流过。辞旧迎新之际,写下本文来回顾我对这三位美联储主席的近距离观感。
一.谁来接格林斯潘主席的班?
我刚刚来到华尔街工作的时候,正值格林斯潘主席在临近他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最后时间。格林斯潘老先生从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一共18年,直至2005年宣布退休,不再连任。
2005年的美国可以说是欣欣向荣,股市高涨,房地产节节上升,债券市场也被美联储管理得秩序井然。各大中央银行行长互相庆祝消灭了经济起伏,实现了宏观上的“The Great Moderation(伟大的适度)”。
当然,言下之意是说这是格林斯潘主席的功劳,连当时的整个美国政经高层都极为依依不舍。
由于他管理经济有方,而且张弛有度,基本上被尊为金融市场的神一样的人物。
记得当时纽约长岛有个女画家,一直默默无闻,生活拮据。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开始画各种格林斯潘的半写实的肖像油画。马上她的作品价格猛涨,不少银行、对冲基金大佬去她的工作室排队,购买他的格林斯潘油画。
似乎当时在交易大厅,挂着格林斯潘的肖像油画,成了华尔街最新的成功标志。
次贷危机后,业界对于格林斯潘的评价急剧下降,他的油画价格也在暴跌,从2006年的大约15万美元一幅,跌到2010年1万美元左右。
图片来源:New York Magazine
格林斯潘老先生退休了,那么谁来接他的班?
2005年的美国总统是小布什是共和党,因此,新任美联储主席必须是共和党人。而从理念上来看,由于格林斯潘的“市场永远都是对的”,“放松监管,让金融机构自己决定风险承担水平”等等信条,他的继任者必须也是持有这些观点的。那为什么伯南克就是符合这些条件的理想人物呢??
我认为关于写美联储的书有成百上千,但这一本应该是最好:《神庙的秘密:美联储是如何运作这个国家的》。
这本书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作者格雷德尔认为美联储的运营是最接近天主教的宗教组织,里面的各级官员类似于主教和红衣主教,而美联储主席相当于金钱教的教皇。
就像教廷中,选择新的教皇都会尽量投票选择和老教皇一模一样的人,美联储的同一个党派的新任主席一般都会是选择和前一任主席相似的人物。
伯南克作为带卡共和党人,坚信市场,坚信放松监管的美联储理事,可以说接近于格林斯潘的克隆。当小布什宣布提名伯南克,国会也很顺利就通过了他的任命。
二.直升飞机本杰明
2006年2月1日,本杰明·伯南克教授宣誓就任美联储第14任主席。金融市场从来都是无情的,而且都会“测试”新任美联储主席的战斗力。
格林斯潘主席在1987年8月份上任后,市场传声筒说,他是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萨克斯乐手,也许没有沃克尔主席的拳头硬,于是直接呈现了一次股灾。1987年10月的股灾,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当日跌幅,达到23%。格林斯潘取消他的旅行计划,回到华盛顿坐镇美联储总部,大举提供流动性,迅速稳定市场。
伯南克上任后第一次出席华盛顿酒会,坐在华尔街的金钱蜜糖(money honey),CNBC头牌节目主持人玛利亚旁边。玛利亚不经意的问他货币政策,伯南克不经意的回答他的鹰派言论不过是吓唬市场的。第二天,全世界金融市场头条消息都是伯南克的“说漏嘴”。市场反应极为混乱,也让伯南克主席领教了美联储的冲击力。
从此以后,他开始谨言慎行。可是,由于他曾经是大学教授,写过很多文章。就有人把他关于货币政策的一个“直升飞机撒钱说”从废纸堆里搬了出来。
大概的意思是,假设流动性陷阱出现了,碰上消费不畅的时候,如果中央银行官员坐在直升飞机上撒钱,老百姓拿到这些钱去消费就可以刺激经济,而且不会有通货膨胀压力。于是乎伯南克主席被加了一个绰号“直升飞机本杰明”。
我相信,这样的断章取义对他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个世界不公平的事很多。后来每逢有人要嘲笑伯南克,一定就会提到直升飞机这一段故事。
但是,我猜测在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生涯中,他最后悔的言论应该是2007年,他在美国国会作证的“次贷问题局限论”,关键词是局限的(contained)。
美国国会在创建美联储的法案中规定,美联储主席必须每半年去一次美国国会汇报工作。除了书面工作汇报,还需要分别去参议院和众议院做一次听证,回答议员的各种质询。
2007年年初,金融市场已经开始不安定,全美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停止上涨,有些地方的房价居然下跌了。法国最大的一家银行发行的房地产按揭贷款基金突然传出消息,“无法获得公允价值,因此停止投资人赎回”。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2007年一季度的国会听证会上,伯南克发表了“次贷局限论”。反复论证次级贷款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比有限,虽然,次级贷款违约率在上升,但是不会对整体经济有太大的负面影响。
也许作为美联储的主席,伯南克即使知道次贷危机有很大的影响,他也无法公开说次贷的危害巨大。也许伯南克当时内心真的是相信次贷问题的影响有限,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多虑了。不管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在这个关头,伯南克的讲话将被历史定格。
当时,华尔街的大空头“保尔森”在继续他的几十亿美元做空次贷CDS,当时高盛等等大投行开始在对冲风险仓位,把风险转移给了大量不知危机要来了的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当时皇家苏格兰银行等等欧洲大银行还在大肆并购。
一年后,世界从30年代以来的最惨烈的金融危机爆发:
“保尔森”一战成名,获利数百亿美元,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
高盛等几家投行靠对冲仓位勉强过关;
华尔街10大银行倒闭6家;
世界最大的一些保险公司、欧洲最大的几家银行接近破产。
一个有信仰的人,一旦信仰崩塌后,行为举止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伯南克在发现他的传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运作的信仰,被各大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的天文数字般的亏损,市场崩溃式的打击下崩塌后,彻底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采取直接暴力干预。包括用电话和化名的电子邮件强制美国最大的几家金融机构合并,包括对金融机构直接注资,启动数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购买美国国债和房地产抵押债券,也包括替货币市场基金担保等等。
由于他的这些大动作争议巨大,伯南克在公开市场出现的时候,也完全和格林斯潘时期不同。
比如:在大型午餐会上,按惯例演讲嘉宾都会先参加酒会,和大家非正式交流、合影等等。但是,伯南克主席来纽约会到的场合基本都取消了所有这些活动。似乎他很不愿意给大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而是倾向于保持距离。
当然,联储主席有义务保持市场交流,我就在一个纽约金融界的高层活动上,目睹一个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提问:“为什么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监管失职,但是,在现在的监管改革立法中,给了美联储更大的监管权力呢?这个是否算是在奖励干坏事的小孩子?”
在现场可以感受到伯南克的极度不愉快和勉强的回答。从细节来看,他离席都是前后保镖对着袖口的对讲机,说了一些我们听不清的话,然后迅速消失。各国政要来纽约的非常多,像伯南克主席这样的阵势,如此谨慎小心,也是极少见的。
到了2013年,金融危机基本渡过了,奥巴马总统也在白宫开始了第二任任期。作为民主党的总统,终究是希望任命一个民主党人管理美联储的。所以,当时越来越清晰的信号就是伯南克需要到期离任了。没有任何一个高官愿意离开他位高权重的办公室,伯南克当然也不例外。
他似乎还抱了一些希望能够连任,直到奥巴马总统突然在2013年夏天的一个媒体访谈上“不经意的”说出,伯南克的工作成果显著,非常感谢他的工作,但是他的任期即将结束的话。他将就此开始了新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挑选过程。
三.从布鲁克林来的耶伦
奥巴马总统决定任命新的美联储主席后,马上吸引了大量的台前幕后运作。当然,任何总统选择高官的第一大原则,应该都是理念一致。
奥巴马只会在民主党人中选择,当时的媒体有各种言论,包括认为美联储理事沃什有可能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等等非常不专业的猜测。民主党人治理经济注重社会平等、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监管等等,这些都和当时的很多候选人不匹配。
而媒体提到的另一个热门人选萨默斯当选的机率也很低,最大的问题是萨默斯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期间和格林斯潘配合默契,大搞金融监管放松,被不少人认为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早期原因之一。
从这点来看,我当时的判断就是耶伦上位。她从小生长于布鲁克林,后来的联储职业生涯,主要是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可以理解她的理念都是完全是纽约和加州的民主党自由主义理论,和奥巴马的思路极为一致。
耶伦极为平易近人,我在几个场合都亲眼目睹了。比如:2014年纽约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除了优秀学生、教授致辞外,还有四位社会嘉宾讲话。耶伦主席是这四位中的一个,其他还有一位纽约的社区义工,一位流行歌星等等。
她对此似乎丝毫不介意,也没有被长达几个小时的十几位嘉宾讲话弄到不耐烦,也不介意在体育馆里,自己没有被当成金融市场的大佬一般追捧。
她的讲话也非常值得回味,主题是祝贺在现场的各位毕业生的家长,“大家培育子女们很成功”。然后,告诉在场的上万名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们,你们不会一直都很成功,原文是"You won’t succeed all the time”。
她讲了很多人生有起伏,有的时候即使你们很努力,结果有可能还是失败,所以,需要记得经常平衡成功和失败的感觉,避免被外在的指责而失落......
图片来源:Forbes;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纽约大学2014届毕业典礼上致辞
除了经常去大学参加演讲,耶伦也会出现在金融界的一些聚会上。和伯南克相比,她的身边少了两位对着袖口麦克风嘀嘀咕咕的保镖。而且,她也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流她的想法,听听金融市场人士的看法,聊聊自己对学术界的看法。
也许是因为她的风格自然随和,我也基本上没有见到在交流场合,有人对她提出恶意的问题。相比之下,类似的场合,我就亲眼见过很多火爆的交锋。比如:某一位前任美国财政部长在纽约的访谈上,有人提问“为什么你还没有去监狱中报道?”,然后这位财政部长脸色铁青,匆匆离席。
到了2015年,随着股市的高涨,高收益债券利差收紧,各项宏观风险指标都已经显示经济恢复正常,美国政府也逐步取消了各种在危机期间的临时政策,包括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政府担保。我和很多华尔街同仁都开始感觉到,美联储有必要取消量化宽松等等临时政策了。
在这个货币政策从过度宽松到中性转向的关头,我们的感觉是耶伦主席领导下的美联储,在华盛顿的储备局要比市场节拍慢了一些。2015年初就可以开始的加息,一直引而不发,耶伦的国会听证会、讲话等等反复说要开始加息,但是一直用各种理由,比如:欧元区经济不稳等等来拖延。
这样的情况僵持了将近一年,金融市场很明显认为美联储行动过于迟缓。新兴市场国家也对这个悬在半空中的鞋子等的非常焦虑,比如: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行长就公开表示请美联储尽快开始加息。
传统的鹰派势力来自于美国南方的各州,特别是德克萨斯。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费雪就直接飞赴纽约,在纽约哈弗俱乐部早餐会上侃侃而谈,暗示美联储的历史定位将取决于能否顺利退出量化宽松,而不是“拖着腿”。
也是在这个关头,高盛的总裁科恩做了一个寓言一样的访谈,建议各国中央银行行长一起到一个房间中,大家闭上眼睛,把各国的基础利率都提高到3%,然后睁开眼睛,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终于,到了2015年12月,美联储年内的最后一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上,投票决定把利率从0 提升到0.25%。
我认为这个姗姗来迟的加息,对市场所有参与方都是好事情。唯一的遗憾是拖得时间太久,错过最佳的加息时机。
从2016年开始,金融市场的各种资产价格继续飞涨,宏观风险开始上升,美联储却视而不见,一直拖到年底才进行第二次加息。可以说,耶伦主席的拖延策略很有可能在帮助市场的非理性投机,而不利于利率市场的正常化。
四.中规中矩鲍威尔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个大分水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极大的帮助了1%的富人。
当社会中下层看到了市场被扭曲,贫富分化越拉越大后,自然会产生对社会变革的呼声,希望让社会精英意识到他们的挣扎。在欧洲是民粹主义登堂入室,在英国是公决退欧,在美国则是特朗普上台。特朗普入住白宫后,自然要带上共和党财金团队。
可以猜测,在大选结果公布后,耶伦主席应该在内心已经知道自己任期到了。
特朗普的四大财经政策中的一个就是放松监管,这与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强监管的大方向彻底相反。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副主席夸洛斯,美联储理事古德弗雷德教授都极为共和党,反对美联储过去十年的量化宽松等等各种政策。
随着特朗普任命的理事越来越多,美联储的理事会将成为共和党的理事会。即使耶伦留任,她也基本会成为少数派,她的决策很可能在公开市场委员会关于货币政策的投票中被多数票否决。
大方向已定,耶伦的离职也是必然。当然,她也需要考虑自己本身的历史定位,考虑民主党的经济政策对于将来撰写金融史书时的评价。
从2017年年初开始,耶伦主席基本上就是在安排各种交接工作,安排量化宽松政策的平滑退出。伴随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杜德利的宣告离任,可以说这一代的美联储高层都在尽量安排平稳过渡,由货币政策鹰派和金融监管放松派来顺利接班。
特朗普提名的新任联储主席鲍威尔是中规中矩的共和党人,非常符合美联储的转向大趋势。
鲍威尔的父亲是华盛顿的律师,他就读于华盛顿的耶稣会私立学校,他的外公曾经是美国天主教大学哥伦布法学院院长,鲍威尔的家庭环境应该是比较传统的上层社会。相比较耶伦主席,她的父亲在她小时候就瘫痪在家,她是布鲁克林公立学校挣扎出来的天才。
鲍威尔的工作背景也是传统的共和党人,先是华尔街律师,然后是投行,接着在小布什入住白宫后,作为共和党新秀加入美国财政部担任官员。在财政部做了四年后,他转身加入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凯雷,并创立凯雷的工业和制造业并购小组。
美国媒体披露他的个人财富超过5千万美元,很大一部分应该来自于他在凯雷工作的8年。离开凯雷后,他继续做了几年私募基金,然后全职投身于一个华盛顿的智库。可以说鲍威尔的人生安排,每一步都是接近于完美。
有些媒体写文章,指出鲍威尔没有学术背景,不是博士毕业,这样的观点太浅显。鲍威尔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历,无论是华尔街做投行业务、在美国财政部做布雷迪债券,还是凯雷基金担任合伙人,他对于金融的本质理解和实战经验,应该是大大超过绝大多数的大学金融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90年代有过一次国债操纵市场的大案,当时的美国债券市场霸主“所罗门兄弟公司”被美国司法部、财政部起诉追责。最后请出巴菲特和芒格两位高人来救场,“整顿所罗门兄弟公司”这个事件的美国财政部主管人员就是鲍威尔。相信当时巴菲特和鲍威尔就有了互相欣赏和认可。
这个事件中的巴菲特去美国国会作证的录像,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都会重播给数万名股东,可见对于巴菲特的影响之大。
照片来源:Kevin Chen;鲍威尔理事在今年6月份来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
鲍威尔今年六月来纽约交流,言谈举止给大家的感觉是极为不同于耶伦或者伯南克。他既没有伯南克的“堡垒心态”,就是周围很多反对势力,所以要严防死守;也不像耶伦一样平易近人,表现得像亲切的外祖母一样教育大家平衡生活起伏,加息也是等了又等。
鲍威尔似乎更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控”的自信和距离感。华尔街日报报道鲍威尔个人喜欢投资新能源,而且是开特斯拉车上班。美联储高官中,其他开特斯拉车的几乎没有听说过,而且他成为主席后,按规定就不能再自己开车了。
过去的几任美联储主席,在上任初期都被市场或多或少考验了一把,我相信鲍威尔也不是例外。明年二月,他正式执掌美联储后,等待他的第一个大挑战会是什么?
2017年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极为完美,股市连创新高,债券市场平稳运营,波动率极低。低波动率也促成各种投机盛行,各国投资人都在不断的加杠杆。从数字货币,到各种估值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市场的泡沫已经开始积累。
如果美联储按照目前公布的路线图,不断加息,实现联邦基金利率在2019年到达3%,资产负债表规模按月缩减规模加大,最后势必导致流动性缩减,一些高杠杆行业陷入困境,未上市公司股价缩水。
如果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幅下跌,鲍威尔主席会如何应对?很有可能他会给巴菲特打电话。
《“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是“鹰”还是“鸽”?》
作者:郭可为
美联储的“耶伦时代”将在2018年2月3日正式结束,而特朗普提名的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有望在同日宣誓就任美联储主席一职。“鲍威尔时代”即将来临,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何方?影响几何?
鲍威尔其人及被提名原因
一.鲍威尔其人
鲍威尔出生于1953年,个人履历丰富,有三大特征值得关注:
第一,鲍威尔并非经济金融科班出身,主要学术背景是政治学和法学。如果总统提名获得参议院确认,鲍威尔将成为美联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位没有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主席。而上一任非经济学博士的美联储主席威廉·米勒(任期1977-1979年)曾令美国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遭遇恶性通胀,上任18个月后被解雇。因此,在宏观经济、金融理论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鲍威尔未来很可能将更重视与美联储理事会和12个地方联储主席的沟通与协调。
第二,鲍威尔有着丰富的华尔街工作经历。他长期在投资银行工作,深谙行业经营之道,并积累了较大规模的个人财富,是当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中最富有的成员,这可能会坚定他维护金融市场投资者财富价值的政策倾向。
第三,鲍威尔有丰富的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验。他曾在1990年至1993年担任财政部的助理部长与副部长,还得到了特朗普政府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的大力支持,对财政政策的运行机制有很深入的理解。鲍威尔于2012年回归央行系统,担任美联储理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委员,迄今已有五年,成为在财政部、美联储都具有丰富工作经历的跨界型管理者。
二.鲍威尔获提名的主要原因
首先,鲍威尔货币政策观点温和中立,属于美联储理事中的主流派。
鲍威尔与耶伦保守、谨慎、中性的风格比较相似,在担任美联储理事5年多时间里,其在40余次议息会议中从未投过反对票。鲍威尔在表达有关对货币政策观点时相对谨慎,且其观点一般均与美联储内部的主流意见相一致。
鲍威尔是个低调的实用主义者,看重团队,而其他候选人——沃尔什(Kevin Warsh)和泰勒(John Taylor)则在加息等问题上更加激进。因此,由鲍威尔担任主席在美联储内部能得到一致性认可。
其次,鲍威尔的政治立场、货币政策观点被特朗普政府所认可。
鲍威尔是目前唯一一位与特朗普同属共和党阵营的美联储理事,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双重经历使特朗普对未来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同抱有期待。此外,鲍威尔也对放松金融监管持支持态度,因此,提名鲍威尔接任美联储主席更有利于特朗普整体政策方略的实施。
三.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也是市场可接受的人选
由于秉持着一贯温和的货币政策立场,华尔街也对鲍威尔赞誉有加。市场普遍认为鲍威尔领导下美联储能保持“耶伦时代”货币政策的方向,但有可能会放松银行监管,因此对特朗普提名鲍威尔持支持态度。
四.美国经济形势需要温和基调的美联储
美联储自2015年12月启动加息以来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是比较成功的,美国经济实现了稳健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1.2%、3.1%和3%,创造了近三年来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长达到3%的记录。同时美国国内失业率创下了17年来的新低,股市也屡创新高。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美国核心通胀仍远低于2%的政策目标,特朗普希望继续维持低利率以及货币政策的温和基调,而鲍威尔与特朗普在这方面有共识。
图1美国GDP季环比折年率走势
“鲍威尔时代”货币政策展望
一.未来美联储的人事格局
目前美联储内部存在多个人事空缺,特朗普对这些空缺的提名人选将对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2017年,美联储副主席丹尼尔·塔鲁诺(Daniel Tarullo)、史丹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先后离职。2018年,耶伦和FOMC副主席、纽约联储主席威廉·杜德利(William Dudley)也将提前退休。届时,目前的美联储理事会理事将只剩下3人,即主席鲍威尔(待国会确认)、副主席兰德尔·夸尔斯(Randal Quarles)、理事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这意味着还存在一个副主席和另外三名理事共四个职位空缺。
表1 美联储理事会人员构成
特朗普正在着手填补美联储空缺岗位。前财政部副部长兰德尔·夸尔斯(RandalQuarles)已于10月13日担任美联储负责银行监管的副主席。夸尔斯曾在2005年至2006年间任财政部副部长,他属于建制派共和党人,反对奥巴马拆分大银行,支持削减对银行的监管,同时也是零利率政策的批评者。
美联储另外一个副主席的候选人首推以“泰勒规则”闻名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John Taylor)。“泰勒规则”要求根据通胀和经济产出的水平设定一个特定的利率,关键利率最低可达1.9%,最高达3.5%,由此可看出他的立场更偏向鹰派。
加里·科恩(Gary Cohn)、凯文·沃什(Kevin Warsh)还有马尔文•古德弗兰(Marvin Goodfriend)都有可能成为美联储理事会的新成员。科恩现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曾长期担任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科恩认同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政策,强调这是延续融资能力的根本。沃什作为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得力帮手,曾在2010年11月对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提出批评,进而辞职,因而其政策主张也属鹰派。古德弗兰曾担任里士满联储研究部门主管,一直以来都对美联储在2007-2009年期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非常规刺激措施持批评意见,因此被视为鹰派代表。
综合以上分析,特朗普为了更好地推动货币政策与其财政政策相配合,可能会把未来美联储理事会构建成一个主席为中间派鲍威尔、两个副主席为鹰派夸尔斯和泰勒、中间派和鹰派理事成员较多、鸽派成员占据少数的格局。
二.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倾向
第一,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但节奏和力度可能会弱于预期。
从鲍威尔的货币政策理念看,他支持继续加息和渐进式缩表,这延续了耶伦货币政策思想。但鲍威尔必须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思路。特朗普最为重视的就是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因此不希望看到美元走强,对出口不利,也损害就业,而且加息过快也会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对特朗普推行宽松的财政政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未来美联储很有可能继续以温和的方式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但加息的节奏可能会慢于预期,缩表的力度和最终规模也将小于预期。
第二,从中期来看,2018年可能再加息3次,与9月议息会议的利率点阵图保持一致。
鲍威尔和耶伦近期都公开表示,尽管核心通胀暂时低于2%目标,但中期有望回升至2%附近并维持稳定。2017年如期完成3次加息,显示2018年美国经济和就业有望持续改善,通胀出现回升,全年再加息3次的概率较高。
当然,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也随着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变化。耶伦曾表示,如果经济再度陷入困境,不排除重新启用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一策略应同样适用鲍威尔执掌的美联储:如果经济的强势复苏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速通胀回升,那么2018年加息4次的可能性也同时存在;如果经济基本面恶化,那么2018年加息少于3次也并不令人意外。
第三,继续渐进式缩表,2.4~2.9万亿美元可能是最终区间。
目前公布的缩表计划是,2017年四季度月每月缩表100亿美元,2017年全年缩表300亿美元,2018年各季度每月缩表200、300、400、500亿美元,2018年全年缩表4200亿美元。根据2018年具体情况,如果美国经济继续维持复苏态势,可能逐步增加每月缩表规模。
鲍威尔支持渐进式缩表,但强调循序渐进。对于美联储缩表的最终规模,他曾明确表态,可能介于2.4~2.9万亿美元之间。综合上述分析,可将这一区间作为美联储缩表后的最终区间。
第四,适度放宽金融监管。
对于金融监管的态度是鲍威尔和耶伦最大的分歧,耶伦一直反复强调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与特朗普的意愿相悖。此外,大力推荐鲍威尔的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也明确表示应当放宽金融监管。未来,在特朗普、姆努钦和鲍威尔三个关键实权人物的推动下,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极有可能出台放宽金融监管的法案,特朗普调动金融体系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愿应能实现。
“鲍威尔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美联储中性的货币政策和放松监管有望增强美国经济的外生动力。
笔者预计,“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将延续既定的路径,即逐步加息、渐进式地缩表。但由于鲍威尔明确的“保增长”政策倾向以及暗示监管政策将有所放松,美联储对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更加谨慎。此外,随着特朗普税改细则的正式公布,税改落地的可实现性进一步提高。笔者预计美联储换帅之后的中性货币政策、放松监管政策、减税的政策组合有望增强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外生动力。
其次,继续引导全球货币政策趋向收紧。
鉴于鲍威尔当选无碍美联储加息走向,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影响将更加突出。2017年以来,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开始跟随美联储货币政策步伐。欧洲央行决定从2018年起开始缩减QE规模,加息预计要到2018年末甚至2019年上半年;英格兰央行11月初启动了十年来的首次加息,未来2年内大概率只会再加2至3次;日本央行今年下半年已逐步缩减购买国债的规模,但负利率转向的迹象尚难看到。尽管各大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较慢,但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较长时间,全球货币政策在美联储的带领下进入紧缩周期已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对中国经济与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应可控。
美国货币政策将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并从利率、汇率、资本流动等渠道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出口、投资、消费三大引擎运行基本稳定,未来国内经济形势因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而发生恶化的概率很小。央行通过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未来央行将通过灵活审慎操作维持稳增长、防风险、稳汇率等目标的动态平衡。(完)
文章来源:格隆汇港股财经快讯 2018年1月11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游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