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步走”到“两阶段”: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上)
2018-01-12 10:54: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从“三步走”到“两阶段”: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上)

【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人均GDP将在2021-2025年期间超过12000美元,GDP规模将在2030-2035年期间超过美国;在悲观情形下,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大约为美国的31.2%,乐观情形下约为美国的41.6%】

□周景彤 梁婧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是对前期“三步走”战略的继续和深入,意味着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成为新的奋斗目标。

本文梳理了从“三步走”到“两个一百年”再到新时代“两阶段”的发展与演进,这些战略目标具有系统性、继承性、连续性,同时立足于中国实际与时俱进,目标的内涵也不断调整和丰富。从过去的实践、未来发展条件看,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可期。预计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21—2025年期间超过12000美元,GDP规模将在2030—2035年期间超过美国;在悲观情形下,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大约为美国的31.2%,乐观情形下约为美国的41.6%。

从“三步走”到新时代“两阶段”战略目标的演进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为实现这一总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从“三步走”到“两个一百年”再到新时代“两阶段”,中国领导集体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目标具有开创性、继承性、连续性,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1.“三步走”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新历史时期国家建设道路。1963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的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问题,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并明确时间,提出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一时期的目标总体较为冒进,但也为后期部署提供了经验借鉴。

改革开放后,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但立足于基本国情,也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挑战性,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规划步骤也更加科学具体。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式的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逐渐清晰,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及小康目标,制定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规划。之后,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更加全面和长远的思考。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不仅分两步在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并且要在21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提出与发展。面临世纪之交,中共对“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开始进行规划。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到在20世纪90年代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侯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侯,就能够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初步提出。5年之后,在对历史、当前和未来发展阶段和内外部条件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大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建党一百年(2021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建国一百年(2049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个百年的前10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002年,中共十六大更具体地设计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提出了涉及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此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奋斗目标。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首次纳入了人均GDP的量化指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中增加了“和谐”二字。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纳入居民人均收入目标,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正式概括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新时代“两阶段”的提出。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条件,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这也是未来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并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路线进行了细化,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还增加了“美丽”两字,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国家的内涵。

(作者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