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的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看来,人工智能缘何相中了金融业?在应用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挑战?
1月9日,野马财经联合独角金融举办的“领航智能金融新时代——2018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在京举办。在本次峰会的圆桌论坛环节,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正位就智能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主要观点:
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研究团队开展了一个消费金融的社会调查,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外消费金融很多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展开。2010年,我们团队开始指导第一批学生开展互联网金融的研究。2012年,在“互联网金融元年”还没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并先后孵化了一批企业。
从我的经验来看,金融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理想选择,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不一定说是首选。大家看新闻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吸引眼球的人工智能新闻并不是来自金融业,那为什么金融业会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理想选择呢?我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点,目标明确。做金融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要么自己要赚钱,要么要为客户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有了明确的目标函数,人工智能才能发挥更好的优势,因此明确的目标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提供了需求。
第二点,信息经济的重要性。金融业发展早期,信息是怎么收集和传播的呢?早期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不一定非常及时、而且搜索信息的成本会比较高,使用人工智能会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这从成本角度冲击和改变了金融业。
第三点,资本的力量。历史上重大的信息技术变革都会在资本市场中留下影子,人工智能也不会例外。资本通过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把人工智能引入到金融行业里面,在某些场景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错的应用。比如智能投顾,再比如区块链。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面临哪些挑战?我总结了一下觉得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思索:
第一个是定位问题。很多金融创新打的招牌都是普惠金融,但是,不是戴一顶“普惠金融”的帽子就是做了普惠金融。国外的学术界,很多学者也在研究某些特定的金融模式对金融消费者起到的真实作用;比如Payday loan,它对美国市场造成什么影响是有争议的。有些观点认为,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家的福利,让更少的人陷入财务危机或有犯罪行为;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它更多地让消费者陷入了各种财务困境。所以说,一个平台到底是不是做普惠金融,是不是打着普惠金融的幌子做吸血的事情,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第二个是开展普惠金融的过程。在2017年现金贷比较火的时候很多人“撸”现金贷。我在研究中做了很多访问,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对消费者信用隐私的保护,可能在事前和事后,给大家的预期是不一样的。从事前来说,大家都在宣传,只要你填了什么样的信息,10秒钟放贷,但是并没有告诉你它背后是怎么样使用你的信息的;如果到期不能还贷,会怎么样利用你的信息、给你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也不会让你知道。
第三点是监管的问题。监管更多的是让互联网金融经历从阴影下走到阳光下的一个过程。好多事情当时后台在做,在阴暗的角落里没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但能不能拿到阳光底下去说?这里面也存在一定道德的问题。
第四点是社会矛盾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金融企业,尤其是金融创新企业,也得思考:自己的金融服务是减轻了这个矛盾,还是加剧了这个主要矛盾?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利用金融创新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社会。
最后,我想说一下,近年来的互联网金融起源于什么?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起源于十部委联合发文、共促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但由于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乱象,后面又迎来了寒冬。展望2018,我认为,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智能金融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