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负增长,表明制造业回暖态势明显。虽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去年PPI“回正”的最大助推因素,但由于集中度提升、资产周转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率也在持续改善。分析指出,考虑到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仍保持高位,且国内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预计今年PPI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
企业造血功能复苏
受行业整体回暖助推,制造企业造血功能增强,盈利也在不断好转。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1.9%,保持高位运行;去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达到年均值水平,制造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在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看来,去年12个月PPI基本保持在5%的高位运行,全年收于6.3%的涨幅在业界预期之内。“PPI作为一种批发价格指数,主要反映出了制造业上游的供求态势,就目前情形看,制造业原材料需求比较旺盛,从而推高了PPI涨幅,而这也表明当前企业生产积极性比较强烈。”陈及还表示,随着去产能政策深入推进,过去一些过剩产能负担较重的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逐渐回升,去产能前期带来的冲击也逐渐转化为红利,推动企业自身更具质量的发展。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则指出,去年下半年各月PPI保持环比正增长,一个主要原因是环保限产对工业生产价格的边际正向影响持续性较强,而近期油价呈现持续上涨,也使得PPI环比上涨的动能更为充分。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除制造企业自身发力外,客观因素也成为了PPI的可观助推力量。“去年全年,PPI由2016年下降1.4%转为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的五连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指出,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3%,影响PPI上涨约6.13个百分点,而具体到行业看,去年涨幅较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29%、28.2%和27.9%。
有专家分析指出,近期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复苏、市场需求稳步扩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给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带来输入性的价格上涨压力。而为提高全社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5年11月起,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此影响,PPI逐步回升并表现出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如原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去年末PPI涨幅仍保持在5%附近,直接证实了业界曾对去年下半年PPI将高位回落的推测并不准确,“PPI涨幅‘坚挺’受到多个因素影响,首先是严格程度超预期的环保督察,对工业品价格给予相应支撑,同时当前我国经济韧性仍强,需求侧并未明显下滑”。
涨势有望延续
对于今年PPI可能的走势,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指出,考虑到目前PPI主要受到原油、煤炭及钢铁产业链的影响,而今年煤炭、钢铁价格预计将维持高位,国内的供给侧改革也将持续推进,预计PPI整体上能维持涨势,不过随着同期基数提高,涨幅可能回落到3.5%左右。李超也预测称,今年中国将继续坚决推进环保限产,对工业生产价格的边际影响持续为正,不过在翘尾因素回落的背景下,今年PPI中枢可能较去年出现回调,“此外,今年PPI与CPI的剪刀差将明显缩窄,这将有利于成本上涨向下游行业转嫁、有助于中游行业的盈利进一步改善,工业企业的盈利改善持续性仍然较强”。
不过陈及提醒,目前制造业回稳向好的根基尚不稳固。“近段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小幅下滑,国际市场进出口改善情况也不够显著,更关键的是,在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趋于‘冷静’和理性”,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上述因素均可能成为国内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回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要实现制造业真正复苏,仍需要各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更多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