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安证券张明
根据彭博新闻的报告,据知情人士称,中国央行于近日通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也即各报价行不再对上一交易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周期过滤,而机制中的其余参数未做调整。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为什么中国央行在2018年年初会再度改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呢?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演变过程。在2015年811汇改之前,央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制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且该定价机制缺乏市场透明度。在811汇改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度直接等于上一日收盘价,人民币汇率进入了短暂的“清洁浮动”时期。从2016年年初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转为实施“收盘价+篮子汇率”的双目标定价模式。从2017年5月下旬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又转为实施“收盘价+篮子汇率+ 逆周期因子”的三目标定价模式。
之所以中国央行在2017年5月下旬引入逆周期因子,根据央行发言人的说法,是由于国内外汇市场上一些交易者存在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也即尽管中国经济数据相对于美国表现更好,但这些交易者依然认为人民币将对美元贬值,这使得从收盘价维度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而引入逆周期因子的目的,就在于抵消这种“羊群效应”。
尽管央行并未公布逆周期调节因子的细节,但笔者及其团队之前的分析报告就指出,逆周期因子的调节重点,就在于对冲掉中间价三因子定价模型中收盘价环节的持续贬值压力(具体请参见张明、陈骁、魏伟:“汇率弹性下降维稳意图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改革点评”,平安证券宏观研究报告,2017年5月30日)。而从新近彭博披露的信息来看,至少逆周期因子的一个重要维度,就在于“对上一交易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周期过滤”,这显然验证了笔者团队的上述猜测。
如图1所示,在2017年5月下旬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后,在2017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出了一波显著的升值行情,从6.86左右一路攀升至6.46左右。换言之,逆周期因子的引入的确很好地打击了市场上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维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反弹过快,中国央行一方面担心汇率过快升值可能对出口造成显著负面冲击,另一方面担心升值预期重燃加剧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在2017年8月底9月初,中国央行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取消了商业银行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二是连续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每日开盘价(图1)。央行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使其由2017年9月8日的6.46左右回落至9月中旬的6.60左右。在2017年9月下旬至2017年12月中旬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6.60-6.65的狭窄区间内波动。市场一度认为,人民币汇率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波动。
然而,从2017年12月下旬至2018年1月上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出现强劲升值,由6.60左右重新升破6.50。造成这波升值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美元指数的下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央行官员释放的2018年可能上调基准利率的信号。不难看出,央行再次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恰好发生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升破6.50的关口。这至少反映了如下两个事实:第一,央行不愿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得太快,6.60左右(或者说6.50-6.70这一区间)可能是短期内央行设定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合意水平”;第二,央行觉得逆周期因子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已经被打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显著贬值的概率很低,因此逆周期因子可以“功成身退”。
图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与收盘价
数据来源:Wind。
注释:差价为正代表中间价高于昨日收盘价。
从人民币兑CFETS货币篮的汇率走势来看,从2017年9月初至2018年1月上旬,人民币兑CFETS篮子汇率一直在94-96的区间内波动(图2)。该区间可能也是短期内央行认为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合意区间”。有趣的是,在引入逆周期因子之后,笔者之前所刻画的人民币非对称贬值格局已经得以扭转。如图3所示,所谓非对称贬值格局,是指在2016年年初至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实施收盘价+篮子汇率的双因子定价机制的这段时期内,人民币要么盯住篮子对美元贬值,要么盯住美元对篮子贬值的现象。在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之后,在2017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人民币无论对CFETS篮子还是对美元汇率均呈现显著升值状态;而在2017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对篮子汇率均保持大致稳定(图3)。这段时期或许是中国央行感觉非常舒服的时期。
图2 人民币对CFETS篮子汇率
数据来源:Wind。
图3 人民币非对称贬值格局已经得以扭转
数据来源:Wind。
那么,逆周期因子真的已经“功成身退”了吗?笔者觉得答案是未必。试想,如果逆周期因子不再发挥作用,那么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又回到了收盘价+篮子汇率的双目标定价机制。我们再假设目前国内外汇市场的升贬值预期基本稳定(考虑到央行对资本外流的管制越来越强),那么事实上,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何去何从,将基本上取决于美元汇率的自身走向。如果美元指数继续持续走弱,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面临持续的升值压力,而目前中国央行似乎并不愿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过快升值。如前所述,过强的人民币既可能影响出口增长,也可能带来新的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反之,如果美元指数转为持续走强,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一旦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过央行的合意区间,央行就完全可能重启逆周期因子。
换言之,回归到“收盘价+篮子汇率”的人民币中间价机制能够维持的时间长度,实质上取决于美元指数在2018年的波幅。如果2018年美元指数仅仅是温和波动,那么中国央行就可能不再调整中间价定价机制。而如果2018年美元指数显著升值或显著贬值,那么中国央行就可能继续调整中间价定价机制。
笔者认为,2018年美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图4)。为了摆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反复调整的尴尬,笔者认为,央行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人民币升贬值预期比较平稳的时间窗口,重新上调双目标定价机制中收盘价(市场供求)因素的占比,而适当下调篮子因素的占比。收盘价(75%)+篮子汇率(25%)的定价机制可能是更为理想的选择。提高收盘价占比、降低篮子汇率占比,既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方向,也有利于在短期内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
图4 美元指数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