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花了3个月,从《定位》里找到了22个人生关键词 | 晓课堂
2018-01-11 07:23: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我们花了3个月,从《定位》里找到了22个人生关键词 | 晓课堂

请大咖把脉,帮你找到人生定位

文/巴九灵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有一个学妹,90后,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毕业于重点院校,在一家500强工作。别的同龄人心急火燎找工作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会议室面试别人了。

在父母眼里,未来的她就该是踩着8厘米的高跟鞋、今天纽约明天伦敦的精英女性。

但有一天夜里,她给我打电话,带着哭腔,说每天忙得像陀螺,很努力打拼,却在工作中越来越吃力,想要更加努力,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工作的恐惧和焦虑。

她的努力,逐渐变成了一种压力。

另外一个同事,80后,每天兢兢业业,赚钱的速度却远远追不上发际线后退的速度。下班后,灌了两罐啤酒,他开始滔滔不绝:

现在的工作进入了上升瓶颈,想转行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走一步算一步,但每个月还得应付从卡上划走的车贷、房贷。

有梦想的去创业了,可我没有。新入职的都比自己小10岁了,职场空间越来越被挤压。努力做好每天的事情,但不知道明天应该做什么。

他的努力,逐渐变成了一种焦虑。

马东说,焦虑是人生的底色。

很多时候,焦虑来源于失去了方向: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走向哪里,看不见自己行走的路。

所以,在现有的路上,拼命“努力”,借此逃避思考。于是,努力成了一种逃避方式,结果就变成了“跑着输”。

很多人都爱说“马太效应”:富的会更富,穷的会更穷;强的会更强,弱的会更弱。

为什么呢?

因为越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会走得越来越快;而一旦迷茫、陷入迷局的人,再怎样埋头苦跑,也难到达目的地。

他们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方向对吗?是我应该走的路吗?

那么,怎样才能找对努力的方向呢?

40年前,在纽约,有一个瘦高的年轻人艾·里斯,他和搭档杰克·特劳特一起,专门为企业提供咨询。那时候美国商业已经十分发达,企业处境常常十分凶险,就像我们今天一样,一不留神就被竞品取代了。

于是,这两个人发明了“定位”理论,给一批又一批迷茫中的企业找到前进的方向。后来,“定位”被评为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两位大师觉得:经营自己,本质上是和经营公司是一样的。有了方向,公司才不至于在汹涌的市场洪流中被冲得七零八落;有了方向,个人才能够赢得竞争,找到成功的赛道。

那么应该怎么找到“方向”?《定位》里用三角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1

找到市场需求

这是找方向的基础,如果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那怎样努力都可能会是个悲剧性的结局。

2

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

找到努力的行业后,还要看看别人能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别人不能做的。

3

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行业和自己的能力匹配吗?如何在行业里逐步积累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把上面这些内容,都放进了《艾·里斯定位课》里。我们取得了艾·里斯先生独家授权,花了整整3个月时间,从“定位”系列21本图书中精选出了22个关键词,带给你系统的定位知识体系,经典营销思维和方法,以及影响别人、以小胜大、赢得竞争的思维方法。

你不仅可以了解到营销中最经典的理论,还可以学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乎的商业案例,给你一整套的实用工具,帮助你更快找到人生“定位”。

一起找到人生定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