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部署,专员办自2017年对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资金实施动态监控。山西专员办将这项工作作为预算执行监管的重要抓手和预算管理闭环的关键环节,强化机制建设,规范监控运行,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成效。
一、夯实制度建设,确保有章可循。一是制定操作规程。根据财政部动态监控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山西专员办财政授权支付资金动态监控操作规程(试行)》,从岗位职责、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监控流程、违规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全面规范动态监控工作。二是完善内控流程。实行“监控人员→分管处领导→处主要负责人→牵头处→办领导”五级内控管理流程,实行AB角,监控职责落实到人,通过双重复核机制、牵头处会签机制、违规问题内部签报机制等,确保问题定性准确合规。三是强化有痕管理。通过动态监控记录表对监控系统提示疑点、核实方式、对方受理人员、问题核实结果、处理等进行记录,如实记录核实过程和排查理由,确保监控有痕,责任可追溯。
二、探索有效方法,提升监控成效。一是掌握政策并熟练运用系统。组织监控人员学习动态监控有关政策文件,掌握常见违规问题类型及具体表现、各类违规问题处理方式,保证监控尺度一致。要求监控人员熟练掌握监控系统各项功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关注支付内容的合规性。如关注核查资金支付是否符合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规定,是否符合政府采购管理、公务卡报销、现金管理等相关规定。同时,从细节上关注支付信息表述是否完整规范,与实际是否一致等。三是按照预警类型排查重点事项。重点关注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支付、收款人与预算单位高度关联、“三公”经费等敏感用途开支、大额支付、大额提现、向个人账户支付等六类事项。四是非现场监控和现场监管结合。对系统监控发现的疑点,首先进行分类梳理,对照监控要素逐笔判断资金支付使用是否存在异常,一般采取电话核实的方式进行询问和沟通。对重大疑点和线索必要时采取约谈走访、实地核查等方式核实。
三、严肃处理违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一是一般性违规问题立行立改。经查证核实后,第一时间制作《监控处理意见单》,视具体情况作出退回违规资金、调整账目等处理意见,要求预算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纠正并反馈整改结果。二是系统性违规问题督促整改。如要求驻晋中央预算单位清理和纠正非统发工资从零余额账户违规转入实有资金账户问题。通过前往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进行摸底调研,并协助沟通工资划转的具体问题,彻底解决个别单位工资通过实有资金账户发放、监控系统频繁预警的问题。三是严重违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严重违规问题经核实后下达处理意见,在驻晋中央预算单位范围内予以通报,发挥震慑作用。对涉嫌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及时报告财政部和移交预算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处理。2017年山西专员办动态监控共电话核实115户次,实地核实9户次,发现11户预算单位79笔违规支付问题,对2户预算单位下达了《处理意见函》,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性,维护了财经法纪的严肃性。
四、严格预算执行监控,打造监管闭环。一是充分发挥授权监控“大数据”优势。借助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信息平台,在授权支付监控中,注重大数据采集、分析、运用的思维模式,分析预算单位的工资、津补贴、日常开支、“三公”经费、项目支出等资金支付的规律和特点,全面掌握预算单位业务性质、预算执行、财务核算等情况。二是发挥授权支付监控承上启下和衔接作用。积极探索监控工作与部门预算监管其他工作的有机衔接,向前与部门预算编制审核衔接,平行与预算执行进度、直接支付、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衔接,向后与部门决算审核、绩效评价等衔接,串起整个预算管理链条。三是助力部门预算监管全覆盖。通过授权支付监控对预算管理链条的衔接和补缺作用,更好地实现对部门预算资金从预算到执行再到决算的全过程监管,切实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提升部门预算监管成效。
(来源:山西专员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