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去年12月1日,央行与银监会联手对“现金贷”业务进行严厉规范整顿,如今,这个名为《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发布已经满月,现金贷这艘狂奔的巨轮也在凛冬之下,慢慢减速靠岸。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行业发放贷款锐减、ABS发行出现大幅下降,资金来源受阻,坏账逾期率上升,现金贷平台停业不断。在一些现金贷成功上岸时,还有些存量的现金贷平台多头共债者与暴力催收之间的博弈状态还在持续。
放贷规模锐减
在监管之下,首先是各类数据指标的下降。
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行业成交量为2248.09亿,环比下降1.33%,借款人数则锐减8.55%,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金贷整治的效应。
在现金贷整治之下,过去狂飙的网络小贷ABS踩刹车,根据Wind数据:2017年12月仅有5笔小额贷款ABS发行,发行总额不超过35.5亿元,分别来自中和农信、深圳安信小贷、蚂蚁花呗(15亿元)、小米小贷和诚正小贷。与过去动辄百亿级的发行量相比,发行数额确实在大幅下降。
现金贷整治《通知》明确要求,网络小贷杠杆率表内、表外合并计算。这意味着,过往网络小贷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让再兜底回购等出表方式无限制提高杠杆率的路子已经难以走通。
监管的整治,主要是从源头上切断现金贷的资金来源,过去现金贷的外部资金很大程度上依赖三块:银行等持牌机构、ABS、P2P等。如今,P2P正在备案,监管要求有违规现金贷的不给备案,为了备案,一些P2P早早地切割了这块业务。
有行业人士透露,像P2P的资金成本较高,这类中小现金贷平台前期的利润,还不足以覆盖这一波逾期与坏账。这一轮,他们充当了接盘侠,可谓是鸡飞蛋打了。
在持牌类的金融机构中,民营银行过去是现金贷重要的资金来源,一些头部类的现金贷公司,多多少少都从民营银行拿过钱,而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多来自于银行之间的拆借。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受到监管影响,消费金融大规模收紧,从而波及民营银行,有民营银行接到口头通知:除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将暂停。
目前,市场上做现金贷的公司,除了一些在新规出来之前就主动降费率的如掌中金服、趣店等,只有一些资质很好的头部平台才能拿到银行和信托低成本的钱,一些已经跻身第二梯队的恐怕也难以叩开银行的资金大门了。由于资金来源切断,加上高逾期率、多头共债等现象严重,现金贷平台停业或停止放贷是不多的选项。
暴力催收与共债者的博弈
而存量的现金贷平台多头共债者与暴力催收之间的博弈状态仍在持续。
由于平台暂停放款或者暂停借款展期,一些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借款用户顿时就暴露了其多头借贷的软肋,从2017年12月上旬开始,“现金贷”平台陆续出现大规模逾期。
据网贷之家统计,大部分草根现金贷公司的首次逾期率一般都维持在20%-30%之间,现在却可以高达60%。
一家现金贷平台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前平台的逾期率约为20%,现在不论平台好坏,基本上首次借款逾期率都上升到40%,中小平台已飙升到60%。而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现在平台的催回率也下降了,以前逾期10天以内能催回来70%左右,目前的催回率仅为45%至50%。
如何遏制高涨的逾期率,成为各网贷平台的当务之急,而加大催收力度也成为平台的主要选择。《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现金贷的暴力催收问题仍屡禁不止,反而井喷而出。“大规模的逾期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催收,在资金方紧急撤离的压力下,平台需要回笼资金,只能加紧甚至不惜暴力催收。”业内人士表示。
“我在信而富、借几天都借款了,而且都面临逾期,催收电话和短信一个接着一个来,我快要崩溃了。”最近有多头共债者向《华夏时报》记者投诉称。
据该借款者透露,他还在借几天上借过款,因为逾期收到了平台的信息,这些催收信息中含有辱骂等侮辱性语言。
目前,在现金贷行业,很多人都急着上岸,加大催收力度也是为了收回本金尽早上岸。
“头部平台前期赚得盆满钵满,已经上岸了。而且,很多大平台在2017年12月10日前后,本金都已经收回了。这类平台,即便利率降到36%以下,也是可以存活下来的。”对于现金贷平台的转型,行业人士认为,一些大中型现金贷平台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前期利润可观,新规下来以后,这类平台立即转型,也算是成功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