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开玩笑!中西部城市这样搞,太牛了!
2017-12-29 00:45:00 来源:搜狐财经

区域发展不平衡,

是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历史和现实已将区域均衡发展的使命,

压到了中西部城市的肩头!

他们如何规划建设自己?

如何成长改变又如何担当?

一起来看《经济日报》系列报道——

城市对话·蓉汉郑镐开与放

  

  城市长大篇

  这是四个“急切切”迅猛长大变强的城市。

  看成都,为了城市开放与发展,为让人民生活得更舒适,为了承载多个集群产业,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翻过龙泉山,向着东边的简阳去,建设东部城市新区。

  “翻山”之后,成都城的区域形态变了。过去是西边的龙门山和东边的龙泉山“两山夹一城”,而现在则是“一山连两翼”,龙泉山从外围生态屏障变身城市中心公园,其面积相当于5个青城山、1.7个成都中心城区。

  “翻山”之后,成都市的经济地理变了。2016年,简阳市划由成都市代管,助力成都新机场和天府新区建设。成都新机场规模仅次于北京新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民航双机场的城市。

  看武汉,城市的决策很明确:把长江作为城市中心轴来打造,使长江天堑变靓丽画轴。这画轴上,一个集合着长江文明、生态特色、宜居宜业的“长江新城”应运而生。据武汉有关部门介绍,新城所在地谌家矶—武湖之间的区块,将成为武汉宏图大展之地,可望吸引千万人口,有望再造一个武汉。

  新的大武汉,让光谷有了裂变的空间,东湖高新区已形成光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现代服务业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总收入均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园区。

  新的大武汉,让小而分散的港口形成了合力,以阳逻港为代表的武汉新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阳逻港、花山港、金口港、经开港等17个集装箱港口泊位,武汉新港已成为中部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大宗货物中转港、外贸货物主通道,发展江海联运,打造黄金水道……

  

  看西安,从“一带一路”起点出发,西安“跳出城墙”,放眼世界也同时向世界开放:陕西省从大局出发做出重大决策,将西安与咸阳间的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其80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让西安有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体量和格局。

  “不求最大,但求最有特色。”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说,西安要长大,但不是“摊大饼”,是要让司马相如《上林赋》里的“八水绕长安”景象重现,把西安建设成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

  这将是一个背倚秦岭、胸揽渭泾浐灞等八条河流的四门大开的大西安。按远景规划,这里将形成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让渭河成为城中河之后,城市将继续向北开放,跨河发展。

  看郑州,新路径不在地上,而在天空。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城市架构由此重整,航空港因产业而成城,航空城又推动着整个城市的改变。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时,郑州规划了多个与“飞”有关的新区域。国际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区,等等。

  4年后,郑州“飞”的层面更高了: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卢森堡首相格扎维埃·贝泰尔时明确指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这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市场合作再添新动力。

  空中丝绸之路,让郑州飞翔的翅膀更宽阔了。城市规划已在为离岸金融努力,因为金融不能融通,货物自然不可能融通;城市规划还在为开放的教育努力,因为高铁两个半小时车程内覆盖着8亿人口,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上,有几十个国家……

  更多详情请看《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产业升级篇

  中西部要再造几个经济大城,如果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城市产业内生动力,是其腾飞的一翼,那么,加大中西部开放,打开大门搞建设,让新生力量进来,就是腾飞的另一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短板,中西部承担重要角色。何处落笔谋突破?采访组一路调研下来,看到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四市有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大全面开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郑州,一座航空港带动一座城。郑州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再加上传统优势“铁路港”,把地处内陆的自己打造成了一座东西南北集散、中外交汇的“港口”城市。以航空经济为引领,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现代产业基地。

  在西安,千年古城主动提出全力发展软件产业,启动申报“中国软件名城”,支持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发展。

  11月7日,西安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硬科技的“八路军”——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产业——在西安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

  

  对于武汉来说,工业门类齐全本就是优势,携这种“老牌”优势,武汉提出引进“三高”产业:即高端、高效、高新,以此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而成都,由于知道自己的二产占比从未超过50%,所以产业方向非常明确: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

  产业转型需要加大开放,也是四市的共识。若论内陆腹地的广阔性以及交通的通达性、区位优势等,成都、西安不如武汉和郑州。但是,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四市都勇立潮头、你争我赶。

  位于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连接着欧洲和泛亚,正在逐步形成世界级物流枢纽中转站。中法生态城落户武汉蔡甸后官湖,“大武汉”更具国际范儿。西安将进一步发挥丝路起点城市的独特优势,依托自贸区,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而郑州将依托“川流不息”的物流优势,衍生出新兴跨境电商业。

  可以预期,不须太久,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成都制造”“武汉制造”“郑州制造”“西安制造”闪亮在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舞台。

  更多详情请看《增量突破实现高起点腾跃》

  营商环境篇

  在新一轮全面开放新格局中,郑州、西安、武汉,都掀起以“重商亲商”为特点的新一轮营商环境建设潮,力争从内陆变身开放高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

  2016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发布了全国335个城市“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排名,郑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位居全国第二。

  郑州人说,营商环境,不仅是几通几平、美化亮化等硬环境提升,更是制度建设优化、政府角色转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的软实力。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朝杰深有感触地说,“招商”要搞清楚,你招的是“虫”还是“龙”。如果你用对待“虫”的观念对待“龙”,“龙”就要跑。

  郑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龙凤”飞来。过去的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而如今,米字形高铁、空中丝路、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中铁盾构、宇通客车、郑东新区……成为它一张张新名片,中原大地,成为国内外投资热土。

  

  2017年初,西安“追赶超越”擂台赛拉开大幕。各区各部门领导“比差距拼干劲赛新风”,围绕“我是谁”“干什么”“怎样干”,对本职工作进行陈述和答疑。一批业务不熟、作风不扎实的干部也因此“被撸下”。

  西安各级行政部门积极探索“一枚图章管审批”,当好“店小二”,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这五星级服务,核心是“五个不允许”:一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必须要熟悉业务;二不允许说“这个不归我管”,必须实行负责制;三不允许说“这事没找我”,必须主动找上门服务;四不允许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须吃透政策,找到解决办法;五不允许因自己方便造成企业办事不方便,必须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西安的招商,外资、民资、央资、融资、内资“五资”一起抓,同时抓好投资服务环境、生活品质环境、生态宜居环境三大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五个不允许”加上“五资一起抓”,让西安的2017闪亮加速:2017年上半年,西安实际引进内资1790.56亿元,增长81.9%,较去年同期提高79.1%。

  招商是武汉的“一号工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武汉瞄准精准招商,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这“三链”,招强招大、招新招特,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标杆性的招商亮点。

  从“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从出台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的政策到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改革,2017年武汉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创新之举,无不领风气之先。

  产业生态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成都也参透了这一点。企业投资的最本质需求,是获得持续盈利和扩大发展的空间。直白地说,企业核心诉求是赚钱。如果没有更多赚钱机会,再殷勤的服务,企业也不会来。构建产业生态,就是要为企业营造持续发展的环境,提供值得深耕的经营土壤。

  更多详情请看《锐意改革,内陆变身开放高地》

  金融资本篇

  从世界最早的纸币成都“交子”到秦朝半两钱,再到汉口老金库,中西部城市的金融业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现代金融史上,留给成都、西安、武汉和郑州的笔墨并不多。

  为城市开发开放谋新格局,必须打造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链。平地起风雷,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方向在哪?

  尽管4个城市的侧重点有异,但在多引金融“活水”和用好“活水”方面共识颇多。所谓“引活水”,是要规划和培育金融业发展,优化金融市场供给,丰富社会融资渠道;用好“活水”,即做强金融功能,通过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城市发展基金等多种形式服务城市开发开放。

  9月12日,在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意设计园区,西安诺威立行机器人科技公司合伙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贺琛正在紧张地测试刚研制出的智能医用康复机器人。“这一领域前期研发‘烧钱’很快,若没有产业带管委会协调引入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孵化平台的支持,想要研发成果几无可能。”贺琛言语中透着感激。

  截至目前,西安市已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城市发展基金、军民融合基金等10只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662亿元。“这些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和城市开放,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仅创投引导基金一类,就带动社会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西安市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主任林原说。

  

  引得金融“活水”的工具不止于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市2015年设立保险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将保险资金引入武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创业、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领域。“2016年湖北省保监局成立创新发展小组,把引入保险资金投资武汉作为工作重点。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合众人寿、中英人寿等保险公司,累计向武汉市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输出险资共计197亿元。”武汉市金融局副巡视员魏森说。

  有了“活水”,如何用好它浇灌开发开放之“花”?“国际范儿”的郑州率先走出了国际金融合作之路。今年8月,郑州银行作为国际主权银团贷款参与行,为某“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政府发放贷款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该国政府一般财政支出。郑州市金融办副主任李新峰说,“郑州城市商业银行率先‘出海’,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与该国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

  “用好活水”,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给出了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5大核心功能的答案。

  2017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9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显示,这4个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均明显高于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平均水平,其中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郑州、西安分列全国第14位、第13位,武汉更是连续多年居中部城市金融评价榜首。

  更多详情请看《开门引水,融通城市资金》

  人力资源篇

  若问此次中西部四城市调研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那一定是“抢人”。

  这是4个不缺高校、不愁科研院所的全国人才大市:武汉市有高校89所、在校大学生约130万人;西安市有63所普通高校,3000多家科研机构;在蓉高校每年有近30万大学生毕业;郑州市有高校58所、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2万人。

  同样是这4个中西部城市,每年的人才输出量、人才缺口更加惊人。一面要应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虹吸效应”,留住和吸引人才,一面还要加快自身发展,满足城市开发开放的基础人才、技术人才、创新人才、人才储备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中西部城市的育人压力很大。

  怎样才能实现人才引得来、育得好、留得住?

  “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成都市的“三不”新人才观在中西部城市中很有代表性。所谓不唯地域,就是要打破地域界限,以更开放的姿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不求所有,就是不必将人才完全收归于己,而是将人才当作一种共享因子,实现人力智力的广泛交流。不拘一格,就是要破除陈旧保守的人才观念,充分挖掘人才的价值,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017年5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从目标要求、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奖励激励、服务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3条人才新政,着力推进构建“1+N”的人才政策体系。截至目前,“人才公租房保障”“创业房租优惠”“海外中国籍人才落户”“外籍人士工作居留”“企业上市奖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人才引进相关费用所得税税前扣除”等20项政策内容已经实施。

  武汉市的突破是跳出人社部门管理的模式,创新成立招才局,挂靠在市委组织部,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市招才局局长。武汉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郑东说:“虚构机构是形式,要通过不单设组织机构、不增加行政编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的办法,成立‘组织机构虚拟、人员编制虚拟’的新型组织机构。招才局贯彻全市人才战略‘一盘棋’的要求,将41项人才工作职能、65项人才政策、10亿元人才专项资金统一由市招才局统筹组织、实施和调度。”

  郑州11月23日正式发布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从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分类体系、全面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等8个方面,推出30条含金量很高的广纳人才普惠新政。

  更多详情请看《不拘一格揽人育才》

  其他人都在看

  编辑 / 万政

  来源 /经济日报(调研组成员:隋明梅 祝惠春 周 琳 郑明桥 张毅 钟华林 夏先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