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短期内,两国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议似乎有所降温,但从中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消除,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双方的重大关切。因此,当前的“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将有望达成4月初两国元首确定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的升级版。
两个维度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
在汇率问题上,美国人关注的焦点是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波动,对此,应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是美元指数波动的被动跟随者。长期以来,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一直在进行动态调整。
从早期人民币保持对美元的盯住汇率,到2005年第一轮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单边升值过程,再到2015年811汇改后,由于美元经历了两年多升值周期,相应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10%以上的贬值过程。
特朗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前后,正处于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被动贬值的阶段,加上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的首要来源国,比较注重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特朗普政府对人民币、日元、欧元均施加了压力。
然而,从共和党、民主党执政的更长历史周期和特朗普政府倾向看,美元持续升值基础并不坚实,即便是美联储加息或缩表等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不必然导致美元出现长周期升值。
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欧洲政局趋于稳定、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对美元回升动力十足,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特别是通胀回升疲软,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使得美元指数冲高大幅回落。相应地,人民币对美元也出现了显著的升值压力,截止7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回升到6.745,较前期低点的升值幅度超过3%(参见下图)。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国自身看,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机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启动811汇改后,形成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发布后,央行强调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符合市场化汇率制度改革方向;今年5月,为了解决在“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机制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对称性贬值”内在缺陷(即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步贬值,当美元指数回落时,人民币对美元同步升值,但升值幅度明显弱于美元贬值幅度),央行在“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基础上,加入了“逆周期调节因子”,更好地保持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基本稳定。这些市场化改革不仅得到了IMF、世界银行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广泛认可,还有效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弹性过低的问题,使得人民币汇率处于均衡汇率水平之上。
缓解中美贸易失衡是中美当务之急
实际上,美国人之所以长期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根源在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尽管有人民币汇率估值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更不是主导因素,其原因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是全球化国际分工的结果,是日本、韩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对美贸易顺差转变成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结果。美国即便压缩对华贸易逆差,也不能缓解自身的整体贸易失衡问题。
其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快速发展形成的加工贸易,若以增加值比例取代原产地规则,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下降40%以上。
最后,近年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2016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50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88%,相应地,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也回落到2.59%。今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了19.8%,大幅高于来自中国的进口增幅(12.6%)(参见下图)。
此外,中美不应仅关注货物贸易,在服务贸易中,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逆差,美方统计的2015年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额为333亿美元,而且还在加速增长。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失衡是国际分工、中美经济互补性的必然结果,汇率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且不是主导因素。
中美有望打造“百日计划”升级版
中美双方应跳出双边思维和货物贸易思维,来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的争议问题。
4月初,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中确定的“旨在减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加强合作共赢”的“百日计划”已经到期,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中国扩大进口美国牛肉、大豆、玉米等农产品,金融领域信用评级、电子支付等领域也取得突破。
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有望达成“百日计划”的升级版,特别是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仍然需要美国政府突破固有思维和国内政治障碍,这才是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的重头戏,也是减缓中美贸易失衡的关键举措。
综上所述,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歧,本质上是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仅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更是全球产业分工、中美经济互补性和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的必然结果。中美两国应淡化汇率问题的争议,开展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等全方位合作,才能实现中美经济的双赢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远期目标。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黄志龙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