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贩过羊、卖过酒,如今把公司做到了634亿!
2017-07-19 12:31:00 来源:搜狐财经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丨作者:张静波、钱多多

  经过近5年的深度调整后,三一重工主要产品销售回暖,业务转型取得明显效果。近期,三一发布2017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93.76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暴涨727%,仅一个季度就实现了去年净利润的366.51%。

  在梁稳根的带领下,如今的三一重工,拥有全球最长的86米泵车、亚洲第一台千吨级路面起重机、全球吨位最大的履带起重机……但作为这家公司的掌门人,他却低调得不像话。

  不安定分子

  1956年,梁稳根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市,他从小就不老实,特别喜欢折腾。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到洪源机械厂。在那里,他工作之余喜欢找同事闲聊,讨论时事和国有企业的前途,或者约上几个人,找个隐蔽处打扑克。时间久了,他不甘心就这么呆着,和几个牌友一起辞职创业。

  梁父听说后,暴跳如雷,抄起扁担要把他撵回去。可他心意已决,哪怕被厂里扣了档案和户口本也绝不回头。他甚至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一旦失败,就写一本书,告诫后来的年轻人,然后去山村当老师。

  但结果这两件事他都没办成,随后他先后贩过羊、卖过酒、做过玻璃纤维,都失败了。最终,不得不回到老本行,借来6万元,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办起了焊接材料厂。

  在恩师翟登科的帮助下,他们开发出105铜基焊料,大获成功。到1991年,材料厂已经成为娄底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值过亿元。

  但梁稳根仍不满足,他开始琢磨,为什么同样在湖南,比他起步晚的张跃能够把远大空调做到20亿。最后,他得出结论: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回复【张跃】,阅读远大张跃的深度报道。

  要干大事业,就必须进入大行业。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他决定: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工程机械行业。

  1993年,三一重工在长沙成立。

  不迷信西方

  当时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90%被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国际巨头蛮霸,剩下10%被徐工等国企瓜分,三一想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梁稳根当然知道不易,但霸得蛮的湖南人个性让他无所畏惧。

  那时候,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日、德等西方企业手中,三一完全就是一个技术小白,要么引进技术,当外企的搬运工;要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杀出一条血路。

  梁稳根选择了后者。

  混凝土拖泵是三一最早的产品,其核心是液压控制系统,国内只有两家企业可以提供:一家是日企,有钱也买不到;另一家是航天部某厂,质量不过关。

  被逼无奈下,梁稳根决定自主研发。但第一批产品出来后,由于性能太差,被客户全部退回。梁稳根只好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请来易小刚。

  来之前,易小刚从没接触过拖泵,这个短板后来却成为他的优势。传统拖泵的高低压一般通过不同的管子来切换,易小刚跳出窠臼,设计了一个可旋转阀门。

  这个设计遭到工人和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国外都是用管子!梁稳根权衡后,决定支持易小刚:“我们到底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外国人,可以先试一下。”

  因为这个决定,三一诞生了第一个专利。

  拖泵之后,三一又在混凝土泵车上和外国人较上劲儿。400米以上混凝土泵送技术长期垄断在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俗称大象)手中,梁稳根带领三一不断突破,不但把400米踩在脚下,还创出492米的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国泵王”。

  据华商韬略了解,最早国内只能生产32米的臂架,三一通过自主研发,从66米、72米到86米,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纪录。

  凭借领先的技术,三一泵车不但横扫市场,还在全球抢险救灾中展现中国力量。

  2010年智利矿难后,三一是唯一出现在救援现场的亚洲企业。次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三一应日方请求,紧急驰援对方一台长臂架泵车。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对资金、技术和人才要求极高。

  2003年,三一做挖掘机时,外资瓜分了95%的中型机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在小型机上苟延残喘。在这种情形下,梁稳根仍然将中型机作为主攻方向。

  由于缺技术、缺物料、缺人才,三一的第一批挖掘机销售惨淡,卖一台退一台。悲观情绪在车间内不断蔓延。为了扭转局面,不服输的梁稳根开始拜师学艺。

  当时,三一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以学:一个是韩国,一个是日本。对于半道出家的三一来说,韩国已经是高标准。但梁稳根却坚持:只做到韩国的水平就是失败!

  他花重金从日本请来专家,继续加大对挖掘机核心技术和元件的攻关。经过五年的蛰伏和卧薪尝胆,终于凤凰涅槃,年销量突破1000台的生死线。

  此后,三一在工程机械领域全面开花,先后研制出亚洲第一台千吨级路面起重机、全球吨位最大的履带起重机,不仅带动民族品牌全面收复失地,还走出国门,扬威海外。

  2012年,三一“徒弟并购了师傅”,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

  嫉慢如仇

  梁稳根是个急性子,在三一,他有句座右铭:嫉慢如仇。在他看来,做事情如果不讲速度和效率,简直就是犯罪。

  三一有个早晨会制度。公司董事每天早上七点半都会聚在一起吃早饭,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梁稳根要求“事不隔夜”,会上讨论的问题,回去后必须马上落实。

  “到那里吃早餐既是荣耀,也有压力。因为到那儿吃早餐的都是高管级,但如果他的工作有问题,被问到时,他就可能不敢伸筷子了。”梁稳根说。

  这种压力让初来乍到的三一人感到不适应。有公司高管称,他到三一工作两年多,工作量比之前在外企七年的总和还多。

  最能体现三一“嫉慢如仇”文化的,是它的售后服务。

  对于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来讲,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钱,一旦因为设备问题而停工,就意味着巨大损失。因此,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归属。

  早年在中国市场上,外资处于垄断地位,他们高高在上,对用户需求反应迟缓,很多施工方苦不堪言。梁稳根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决定从服务入手,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品牌。

  在三一,售后服务工程师必须24小时开机,一线城市出现设备故障,必须在2小时内赶到,24小时内完工。每天的早餐会上,客户抱怨是排在第一位的议题,梁稳根会根据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决策,保证三一对客户需求做出最快的响应。

  三一刚进入巴西市场时,只有两三个客户,但就是为了这几个客户,他们从中国派来了三名售后服务人员,常驻客户所在地,遇到问题随时跟进解决。

  凭借这种将服务做到无以复加的态度,三一从零开始,一点点积累起声誉,最终把产品卖到了全球各地。

  对于最终的目标,梁稳根说:“如果有一天三一重工真的做到世界第一,我就回涟源老家钓鱼去。”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搜狐号】,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