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证券业协会备案的VC/PE已经过万家,在这些机构背后,政府引导金、市场化母基金、社保、险资、上市公司、富有家族……中国的LP力量正在逐年上升。各类LP各自有何特点与需求差异?市场竞争加剧,GP们怎样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实力LP的资本注入,而LP们又如何在蜂拥而起的GP中找到优质的投手?
接下来,《2017投资界LP系列报道》将目光聚焦在LP、GP群体,为您深度解析“LP们的秘密”。
5月29日,天气,多云,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出售了实业资产,转投私募股权投资。
林总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抽烟,左手不时敲几下桌子,节奏混乱。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最近几个月,已经有很多GP来找他募资,甚至自己的股东里也有机构暗示他要不要做自己的LP,吞云吐雾中,他默默思索着……
上市公司为什么会做LP?
近几年,由于国内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蓬勃发展,LP的队伍也随之日益壮大,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社保险资、上市公司、富有家族及个人成为当今LP的主要类型。其中,上市公司加入较晚,在数量上占比不足5%,但是增速较快,而且资本管理量大,活跃度也很高。
据私募通数据统计,目前已有793家本土和合资的上市公司加入了LP的队伍,其中,中国信达资产投资基金的个数最多,为15个;中国人寿的管理资本量最高,约为1790亿人民币。
在上市公司当LP的队伍里,有一部分是主动加入的,比如鹿港科技、宏图高科、风范股份、雪迪龙等,他们的理由很明晰,“加大投资领域,增加利润增长点”。还有一部分是被GP说服的,因为上市公司既有产业背景,又有融资渠道,同时对股权投资也普遍有过切身体会,因而成为国内募资的最佳LP候选。
此外,上市公司成为GP眼中的肥肉还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一方面,整个市场的资金进入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GP队伍的扩张,乱象频发,LP开始对GP的能力和品行持怀疑态度。
于是引发了GP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上市公司,某机构的GP告诉投资界小编:“那几年,大部分机构都对新一期的基金规模持谨慎态度,因为真的不确定,我们会选上市公司,主要是可以节省沟通成本,很多面对个人LP必须要解释的东西,上市公司完全了解,而且我们也会适当的承诺去根据他们的产业布局来进行我们的基金投放。”
某PE负责人则表示:“当初是我们投了它,直到陪着它上市才退出,上市公司也需要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需要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合理规划、需要扩大自己的产业布局,我们作为股东之一,与上市公司曾经达成过很好的合作,建立了信任关系,我们对于彼此都十分了解,开展新的合作无非是水到渠成。”
上市公司不肯做LP的顾虑有哪些?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一个上市公司老板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不做LP》的文章占据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也刷屏了金融圈高管们的朋友圈。林总坦言:“这文章里说出了我一部分的担忧。我是一个踏实的人,也常被人叫做保守派。在圈里待久了,很多传言在外人眼中是段子,对于我而言却不寒而栗,当下有些GP的职业操守和实际管理能力的确令人堪忧。”
林总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而且,上市公司也会受到自身产业结构的限制,如果这家机构的基金与我们的发展战略完全不符,就算我拿到了入场券,股东那边也不会通过的。”
此外,小编了解到,由于近几年上市公司作为LP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有扩大的趋势,相应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5年9月1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信息披露业务指引》,主要就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的信息披露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有业内人士在分析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的风险时说:“首先,A股不允许上市公司作为一个专门投资性公司存在,而且,上市公司如果不具备从事PE业务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就会比较危险;其次,上市公司利用PE基金投资项目,容易造成被投标的项目看中上市公司背景PE背书,有估值‘坐地起价’的风险;第三,如果LP以权益价值出资,且用基金投资其旗下项目,这种做法就有关联嫌疑,会受到监管层的严厉打击。”
“如果一旦做了LP,我需要去思考标的项目的发展如何与我们的布局产生联动,更重要的是,一旦投资亏损严重,会对我们的市值产生波动影响啊!”想到此处,林总又用力吸了一口烟,额头皱的更厉害了,仿佛之前说过的所有优势都随着烟雾散尽了。
“那您可以选择与您知根知底的GP合作啊!”
“好的机构从来不愁钱,自然也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就算侥幸进了,也很容易在条款上受到限制。GP和LP是一种双向选择,利益的分割结果也是双方靠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博弈之后的结果。”
上市公司LP的最新动态
不论如何,至少当下的入局者还是玩得很开心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共收录了18104家LP(包括本土、合资和外资),他们披露的可投资本总量约为7万亿人民币,其中上市公司可投资本量为1.7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4%,依旧保持着领跑的姿态。
看过这个数据之后,林总的额头舒展了一些,他戏谑道:“现在上市公司当LP也可以算做一个小风口了吗?那我可更要慎重了,哈哈!”
近来,很多基金在大获成功之后都坦言:“有上市公司做LP是我们取得今日成就的一大秘密武器。”晨晖资本是一家背后有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做LP的机构,其创始人晏小平详述了有上市公司做LP的好处:“首先,整个上市公司的资源得以贯通,这些细分行业领军上市公司在各自专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和技术研发经验,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遴选项目,帮助团队做出专业判断和快速决策。其次,这些具有产业背景的上市公司不仅是其财务上的支持者,也是其强大的外脑,为其提供优质的高成长项目资源,同时还可以作为并购退出的渠道。第三,项目投后管理和退出,我们也是和上市公司打通的,一旦投资我们首先会安排上市公司与投资项目之间互动,无论在业务层面、未来的战略和资本层面。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促成项目与上市公司的并购。”
也有上市公司老板向林总分享心得:“老铁跟我说,从你家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并购需求,没专业团队,咱们要承认自己对于资本运作不熟悉,做LP可以弥补这个短板。但是,在选GP的时候一定要用心,比如,在谈出资比例的时候,要黑纸白字签协议,最好加一个到款期限;你的钱投出去了,千万别当甩手掌柜,要时不时去问一下日常运作情况……”
林总说了很多,足见他当时听得很用心。但是在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老铁还告诉我,LP也不是必走之路,自己做产业基金或者并购基金也可以,只是在用人上要多费心了。”
结语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从办公室里走到了办公区,林总看着认真工作的员工对我说:“我创业20多年了,如今你眼前的100多个员工还不到公司总人数的十分之一。10年前,我在深交所敲钟时的心跳速度至今都无法忘怀,如今我们市值已经几百亿了。未来的每一步,我都得好好走。”
纵观当下,有多少上市公司老总也和林总一样因此困惑不已?毕竟,在资本市场里面玩游戏,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措施,有的只是“跑马圈地”、“披沙拣金”、“虎口夺食”、“九死一生”……
《2017投资界LP系列报道》:
项目难退LP“催款”怎么办?别哭,2万个项目的接盘侠来了!
3万亿财富撑起LP和GP之间的恩怨情仇:原来一支烟就能把他得罪了
校友撑起千亿规模,30年翻20倍,他们是VC/PE背后大赢家,中国才刚起步
政府引导基金奔向5万亿,GP你拿什么获得LP的认可?
揭秘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盘点中国万亿募资江湖。
500位中国顶级LP与GP邀您一聚:第十一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就在7月12-13日,北京!
LP报名入口:http://g.pedaily.cn/ac/?id=1430
非LP报名入口:http://g.pedaily.cn/ac/?id=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