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在林毅夫教授从教三十年《我与林毅夫老师》征文活动中选出。
本文作者孙希芳,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师恩如山
○
孙希芳
自从2002年进入CCER学习,到现在已有十五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林老师给了我无数次的指点、引导、鼓励和帮助。于我而言,林老师不仅是引领我学术研究之路的导师,更是导引我人生之路的导师,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日常处事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无奈我语拙,不善言辞,几次拿起笔却不知从哪里写起。下面谨从做研究、做人生选择、做人的细节等几个方面简略记述林老师对我的影响和我作为林老师的学生的感受。文字粗糙,惟愿能够表达内心对林老师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关于做研究
在研究选题方面,林老师时时教导学生要“挖金矿,千万不要坐在金山上挖煤矿”;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林老师叮嘱我们要做到“坚持本体而心中常无”。林老师对学生诲人不倦,把自己若干年的研究心得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我相信林老师的每位弟子对这些教诲都不陌生。 我在林老师身边学习的时候,许多次听林老师讲起这些研究的体会。然而,听得很多,有时候不见得能够真正听到心里去,直到有一件让自己内心触动的事情出现。年轻学生容易有的一个倾向是从文献出发、跟着文献走,我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我记得,2005年有一段时间,我读了很多关于rural creditmarket的文献,并且自以为发现了文献中的一个漏洞,于是就此写了一个自我感觉不错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模型,然后在我们发展组的组会上报告。事后,林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谈了一次,他首先肯定我在那个模型上下了功夫,然后话锋一转问我,我写的那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模型力图解释什么现象、对于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有意义?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那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自此,林老师讲的关于研究选题要“挖金矿而不要坐在金山上挖煤矿”的教导才真正进入我心里。 在以后的研究实践中,我慢慢体会到林老师这些教导的深刻含义,更多地去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而不是从现有文献出发去选择研究的主题。
林老师在指导学生方面,非常强调研究的方法论,他常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体与常无》一书就是在林老师与学生就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对话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林老师时常教导我们,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要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共同本体;但是每个决策者所面对的约束条件、选择范围和机会成本是不同的,因此,理性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研究者要解释经济现象,需要坚持经济学的本体,去识别决策者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相关选择的机会成本。他告诫我们,由于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来自经济学家对一定社会的决策者在过去某些约束条件下的选择行为的研究,因此做研究必须要有“常无”的心态来研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而不能被现有的理论所束缚。在当年读书的时候,对于林老师的这些教导,我更多的是对其字面意思的理解。后来的研究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林老师的这些教导真的是金玉良言。对一个研究者来说,勤奋很重要,但是研究的方法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许多年轻学者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摸索这些经验,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而未得。我无比庆幸,自己在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就有幸得到林老师的这些指点和教诲,少走了很多弯路。
关于人生选择
我自知资质愚钝、见识浅陋,难以真正理解林老师的人生境界。然而,林老师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让我深深地感动和由衷的敬佩。林老师常常跟我们学生讲,“作为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负有无可旁贷的责任。”林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1979年从台湾游到大陆的惊险抉择、1987年美国名校毕业后毅然回国、1994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创办CCER、2012年世行工作结束重回北大任教、2015年再次创业建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纵观林老师的每一次重大选择,无一不体现着他经邦济世和知行合一的执着信念,展示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福祸趋避之”的无往的勇气。 林老师时常教育我们学生,“对于主流思潮,我们不能无条件接受, 一定不能简单拿来一些看起来有影响的理论,套用于中国经济现象。如果用错了理论,对社会可能产生很大的危害。这是我们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根据我的粗浅理解,这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是林老师能够勇于面对各种评论和批评、依然坚持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动因所在。在现今物质利益纷扰人心的社会环境中,林老师家国天下的情怀和身体力行的教导无疑是我们后辈学生在面临很多人生选择时的一个方向标。
关于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认识林老师十五年来,我每次给林老师发的邮件和短信,林老师都会一一回复。每次写了稿件发给林老师看,返回的稿子一定是仔细修订过的。每次有事情需要跟林老师当面讨教,林老师无论多忙都会安排时间见面。我现在也在高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学习林老师的做法,尽量对学生的各种邮件和信息予以回复;对于学生写的文章,我告诉自己要认真去读并回复意见。坦率地说,我自己觉得,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林老师有很多个学生,更有诸多其他工作,他与每个学生的交流都能做到如此,真不知道林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北大国发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林老师办公室的灯通常会亮到凌晨,无疑,在林老师的这些熬夜的时间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是花在了学生的身上。林老师对于后生晚辈的关爱和无私的付出,无法不让人感动钦佩。林老师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们这些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
还有很多话想说,暂且止笔于此。 回想与林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感叹自己何其幸运,能够得遇林老师作为导师,他不仅是我学术研究之路的导师,更是我人生之路的导师。北大毕业后的这些年,由于某些此处不便言及的原因,更由于自己的懈怠,我在研究方面没有什么建树,内心深感愧对林老师的教诲和关爱。在以后的日子里,定当更加努力一些,以期能够报答师恩万分之一。
征文系列文章:
【我与林毅夫】陶勇:林老师:国士之风的经济学大师
【我与林毅夫】李文胜: 我眼中的林毅夫老师
【我与林毅夫】盛柳刚: 林老师是怎么想的
【我与林毅夫】沈艳:书生报国,初心不改
【我与林毅夫】余淼杰:永远的导师
【我与林毅夫】陈春花 | 林毅夫老师:一个理想主义的行动者
【我与林毅夫】黄益平: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我与林毅夫】赵秋运: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的经济学情怀和信仰
【我与林毅夫】刘长征:我与林毅夫老师的思想缘分
【我与林毅夫】华秀萍: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与林毅夫】崔静远:十年一觉家国梦
【我与林毅夫】 陈曦:高山景行,心向往之
【我与林毅夫】江正行:1985年夏季的邂逅
【我与林毅夫】皮建才: 林老师的为师之道
【我与林毅夫】杨昕: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我与林毅夫】李柄桦:旁听生、选课生和助教——我与林老师的故事
【我与林毅夫】 刘培林:格致 躬行 力成
【我与林毅夫】Kolawole Omole & Satria Sambijantoro:南南学院学生眼中的林老师
【我与林毅夫】迪香式的微笑
征文启事:
三十年如一日:《我与林毅夫老师》主题征文活动
北大国发院
微信列表
研究机构
北大国发院智库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
教学项目
北大国发院MBA
北大国发院EMBA
北大国发院管理博士项目
北京大学国发院经济双学位
国发院研究生会
体育商学
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
校友及学生组织
国发院博士之家
国发院BiMBA2015PT
BiMBA2016
朗润EMBA那些事
国发院研究生校友会
北大国发院校友
教授个人
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
京晶课堂
杨壮谈领导力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