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陈生强描绘金融科技未来的模样 听听他说了什么?
2017-05-23 14:23:00 来源:搜狐财经

Fintech在中国,是变异还是重生?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近日在银监会党校演讲时详细梳理了金融科技在中国演变和发展的历程。陈生强认为,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之下,金融科技必然会与传统金融体系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不是基于无可奈何,而是基于大势所趋。未来,金融科技和传统金融将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发挥不同的作用,所组建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将使用越来越少的人力,越来越多的数据,基于人工智能和用户洞察,金融机构能够对每一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以下是陈生强银监会党校演讲的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京东金融的陈生强。

今天在这里,主要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如何去实践的。

对于Fintech的定义,目前得到业界最多认可的是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的一个定义——技术带动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既包括前端产业,又包括后台技术。

在这个概念之下,那Fintech有哪些可落地的领域呢?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从移动支付到数字货币,从机器人投顾到大数据征信,从量化投资到P2P、众筹,以及互联网保险等等,Fintech可以说在各个金融分支领域开花结果,生出来一些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应用、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即使到今天,源源不断的还有新的模式在涌现出来。在这个大的趋势之下,风险资本对于Fintech的推动力量也十分强大。

近日,毕马威公布的一份全球Fintech报告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Fintech风险投资额达到32亿美元,依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发展势头。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中国、加拿大、印度、英国、瑞典等国家都已经成为Fintech中心。

虽然从融资数据上看,中国已经与美国旗鼓相当,成为全球Fintech的领头羊,但从Fintech的发展纵深来看,欧美很多的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也对会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首先,欧美国家Fintech发展如今已经拥有三大主流模式。第一个,是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化。例如,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之后,成为了一家银行控股公司。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高盛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监管。由于监管发生了变化,高盛逐渐缩减重资本为主的自营业务规模,逐渐从高风险的交易业务向轻资本的中介业务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高盛加大了科技的投入,特别建立了Marquee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工具。

第二大模式,是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服务。这里面的模式,主要就是互联网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一些场景上的优势,在便捷支付、基金销售、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以及小额商业贷款等领域挖掘客户,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例如,PayPal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wealthfront、Betterment为用户提供智能投顾,Kabbage基于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或者个体商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实际上,正是这第二种模式的急速发展,才使得Fintech这个概念迅速火了起来。

除了这两种模式之外,根据最近我们的研究和去海外的考察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和Fintech公司已经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业务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庞大的金融属性客户群体,资金成本比较低,长期业务发展中构建了核心金融业务能力,经验也更加丰富;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具有更好的对客户的洞察能力,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形成基于数据的风险定价模型,具有更好的运营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同时具有一批精通技术的工作团队。

所以,Fintech公司不是作为金融行业的颠覆者的角色,而是两者的优势互补中,相互合作,Fintech公司帮助传统金融机构的迭代升级,利用金融科技的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那么,我们再看Fintech在中国的发展,是什么样一种情况。

Fintech在中国的发展,最开始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更多的也是传统金融产品的线上化,互联网在这个时候,发挥的更多的是一个渠道作用,包括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理财、网络借贷等等。实话说,更多的是做流量的生意。

但是,单纯做流量生意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真正要实现有价值的服务,是要利用金融科技的能力,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差不多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的时候,京东金融的业务增长很好,我们推出的包括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诸多业务都是借力京东的场景和用户资源来做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我们放贷时采用的风险定价模式,完全是基于数据模型来做,没有一个审贷人员,所以成本低效率高,这是我们的优势。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做的还是金融的业务,科技只是手段。在我看来,这是科技金融,用科技来自营金融业务。

而金融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业务规模和资本金正相关,你有多少净资产决定了你能做多大的业务规模,而不是你的技术越好,你的业务规模就可以越大。这世界不缺一家技术能力强、能赚钱的金融机构。但这个世界缺的是,既能够给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又能给他们带来收入的、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公司。如果我们去做这个事情,那才是真正对金融这个行业的价值。

所以,京东金融后来才决定做一家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将战略核心转向服务金融机构。在我们看来,将能力输出,为行业搭建基础设施,才是Fintech价值最大化的体现。这个模式之下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数据+技术。更准确的说,就是将数据和技术融入业务各个环节中。通过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实现极致的客户体验、高效的业务管理、降低在各个业务环节中(例如:获客、风险、交易、客户服务)的成本。

众所周知,京东金融的业务大多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所以技术是京东金融业务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技术不仅要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而且要确保业务流程高效,低成本和风险可控。

这里我拿京东的白条举例,在618的那一天,京东白条交易额在8分钟就突破亿元,而截至上午6点白条交易额就已经超过去年618全天,白条支付成功率更是高达99.99%。这说明我们的业务系统(如果类比银行的个贷系统)在受理、开通、授信、交易、还款等流程环节设计是得到了市场和用户检验的。

分析完了互联网公司在金融科技模式上的迭代,我们也要看一下国内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态度和做法。比如银行业的老大哥——工行,在2016年年报中就特别提到了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创建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生物识别等七大创新实验室。招商银行也在年报中提到,招商银行必须举全行“洪荒之力”推进金融科技战略,要不设上限的寻求数据、科技人才,加快敏捷开发和云技术的创新应用。

我们看到,传统金融的求变之心,是毅然决然的。

说完了技术的应用,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应该遵循着什么规律?很简单,还是金融。只要是金融,就不可避免要遵循金融的本质规律去做事情。这个本质规律就是要管好风险,做好风险定价。

我此前曾经对外面讲过,从一开始,我们就把风控作为第一战略来做的。因为我觉得,做好风控,是做金融业务的生存的底线,做好了也能成为我们的壁垒。所以,我们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等业务都拥有自己的强大风控体系,不仅是风险定价,包括反欺诈、反洗钱等等,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去做系统。此外,包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与研究,我们也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将经济风险也纳入到大的决策体系中来。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京东金融的风险偏好在行业内是属于较低水平的。我们针对现阶段京东金融的风险,专门筹备了京东金融产品审核委员会与京东金融用户权益保护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都是由不同职能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京东金融的所有产品上线都要经过产品审核委员会的审核,一些尚没有明确法律规范或者监管要求的创新之处,积极与监管沟通,通报产品的设计理念,通过沟通化解信息不对称和误解;在用户权益保护层面,用户权益保护委员会要设计制度确保用户的权益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极力避免发生群体性的金融风险事故。

在基于产品与消费者两端,可以看出,风控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与需求、场景、体验、产品融为一体,既要保证风险的有效管理,又要保证用户无感知的极致体验。在这样的目的下,决定了金融科技的风控需要利用基于大数据、动数据、厚数据之上的数据技术为手段,通过先进的数据技术与商业模式结合成就创新型的风控。

京东金融的风控经过了三年多的迭代,在不断的与合作商户、合作银行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在我们三年多的积累里,这一套风险管理能力已形成我们的核心基础,也成为可以帮助行业共同进步的利器。

说了这么多金融科技的方方面面,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金融科技可以在普惠金融层面发挥出来的作用。

近年来,虽然普惠金融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然而目前,大部分做普惠金融的机构很难发挥出全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而制约了普惠金融的推行。

那么目前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可负担成本。社会上很多机构不愿意做普惠金融或者做不好的原因,我认为是变动成本高。具体的成本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风控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上。拿信贷业务来说,如果放贷每单的收入覆盖不住成本,坏账率又相对较高,那这个业务不会有金融机构有动力去做。普惠金融不是公益金融,必须找到低成本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就目前来看,传统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急需解决的就是变动成本高的问题,而金融科技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机构改变自己的成本结构,优化服务能力。

首先,金融科技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触达到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人群,并将这种获客能力开放给传统金融,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

其次,金融科技公司更多的是通过数据+技术去做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通过数据层面的合作,金融科技公司把风控能力输出给传统金融,将每单交易的风控成本降至足够低。

第三,在运营层面,金融科技公司基于更好用户洞察能力与产品洞察能力,能够为长尾客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而只有从客户真实需求出发去提供服务,才能真正降低客户侧所负担的成本,我们认为这是普惠金融最大的价值。

上面这几个点,实际上京东金融都在实践。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京东金融是如何去做普惠金融的。

  在个人金融方面,京东金融基于互联网数据,构建了业内领先的科技风控和消费者信用评估体系,帮助年轻消费者、市场长尾用户发掘和变现其信用价值。例如我们推出的业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为很多的90后提供了人生第一笔授信,切入了传统金融不便触及或者触达成本较高的弱信用人群。

  在企业金融方面,京东金融创新产品覆盖了很多传统金融机构触达不到的群体,除了大量的电商企业还有诸多的商贸类企业。此外,在满足用户需求上,我们的产品几乎都是按天计息,随借随还,这种服务目前传统金融机构还很难实现。在这个模式下,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动辄1年2年的贷款期限,企业在京东的实际利息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由此可见,金融科技实际上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但光靠金融科技公司本身,还难以满足全国的需求。虽然京东拥有很强大的线下能力,但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是没有线下服务能力的,所以从这一维度来看,金融科技也是有自己的边界的。而对传统金融来说,因为历史的积累,覆盖面是足够大的。包括几家国有大行在各地的分支,以及遍布各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说覆盖全国各个角落。这些金融机构如果能够通过金融科技重塑能力,将线上与线下能力打通,将很快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传统金融能实现“普”,金融科技能实现 “惠”。所以说,在普惠金融这条路上,金融科技公司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关键,就是将金融科技的能力开放给广大的金融机构,让双方的业务融合在一起,以此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

从普惠金融延展到一般的商业金融,逻辑是一致的。金融科技公司最大的价值就是成为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但这个基础设施,与传统的基础设施不同,他要能提供的是全链条的服务,模块化的服务。

什么是全链条呢?还拿我们京东金融来说,现在从最底层的数据、到上面的技术、业务、场景以及客户,都可以统统开放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缺哪块能力,我就可以为其补充哪块能力,这就是全链条的服务。

什么是模块化呢?就是我们的产品化服务可以以SDK的模式嵌入到金融机构的服务场景。据我们了解,当前传统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中SDK化的能力还是不足。例如,直销银行的APP或者手机银行,大多还只是提供基础金融服务,而京东金融开发很多应用场景,像众筹、积分、代发工资、以及定期还款,拍立返等生活应用场景,全部都可以嵌入银行的手机app之中。

此外,依托我们的大数据应用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所构建的精准用户洞察能力,快速的金融产品洞察能力,未来都将开放给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户价值,提高收入和盈利能力。这是我们理解的金融科技的真正内涵。

接下来,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认为的,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说能够推动金融创新的方向在哪里。

第一个,是共建生态。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之下,金融科技必然会与传统金融体系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不是基于无可奈何,而是基于大势所趋。金融科技公司也好,传统金融机构也好,实际上并没有矛盾点,也没有冲突点。双方实际上都在朝着一个共同的路线在走,尽管出发点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双方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发挥不同的作用,所组建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

第二个,是能力重塑。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的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传统金融体系能力的重塑。通过金融科技的赋能,传统金融所能做到的,是使用越来越少的人力,越来越多的数据、算法和系统,去实现服务能力的自我运转。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一家中国的银行,其工程师、技术研发人员、大数据专家和者算法人才的总数会超过前台服务接待人员总数,而他所服务的客户总数将是当前的10倍、20倍,而平均成本却可以是当前的几十分之一。

第三个,是体验革命。

基于人工智能与用户洞察,金融科技企业未来将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实现更加精准的风险定价与用户运营,实现对每一个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千人千面”。也许,从进入APP或者走进银行的网点开始,客户会看到不同的页面呈现或者不同的服务引导;理财,会有不同的利率期限产品推荐,符合你的风险偏好;消费信贷,会有不同的利率产品,并为你推荐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保险服务,更加适配,不仅精确到你的年龄、性别、收入等等,也许连你未来几天的出行计划都会考虑在内。

我们之前曾经有一个设想,就是畅想一下未来10年之后,金融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后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金融科技能够实现“比你更懂你”,一切金融服务也许我们都难以想象,就像10年前我们也很难想象到今天会是这样。

谢谢大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