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段时间,电商都被当作虚拟经济对待。面对电商的冲击,实体企业也将其归结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认为是虚拟经济冲垮了实体经济。
虽然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网店是新经济,但直接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同样既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从而给电商进行了明确定位,给电商赋予了经济体的地位。但是,对电商的认识,仍然没有完全到位,仍然有很多人将其当作虚拟经济对待。因此,对实体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都时不时地归咎于电商。
事实上,从近年来电商发展的速度以及提供的服务来看,其经济体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其为实体企业提供的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实际都是在推动和促进实体企业的发展,是在拉近实体企业与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是在增进实体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更容易通过电商了解和熟悉企业、使用产品。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对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群来说,是多么高效率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对这样的方式不能接受,还要各种指责呢?
必须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如果电商对实体企业的冲击很大,按理,实体企业应当有所回应、有所反击,譬如不通过电商销售产品。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不仅没有对电商表达反感,反而在不断融合与电商的关系,加大产品的电商营销力度,纷纷将电商作为主要的销售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据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品牌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天猫正成为品牌新品上市、消费者运营和商业洞察的首选和领先平台。截至2017年3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消费品牌中,有超过75%的品牌已入驻天猫开展销售。也就是说,这些真正的国际品牌,并没有将电商当作虚拟经济,更没有排斥电商,而是把电商当作新型销售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将品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事实也是如此,当品牌产品在传统实体店遭受各种因素制约,销售的通道越来越不畅的情况下,通过电商这个新兴平台,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传统销售渠道销售过程中需要承担的成本,更多的让利于消费者,确实是扩大市场、增加销售的有效手段。可以这样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品牌商品,正在呈快速增长势头。如果说对传统实体商店有冲击的话,那就是传统实体商店必须改变经营策略,必须适应消费者需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不被电商彻底冲垮。
冲击本身,就是转型与升级的过程,就是必须做出改变的过程。否则,就不可能进步,也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商也会面临新的技术和工艺的冲击,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接受电商的挑战,承认电商的经济性、实体性,把电商也作为实体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体,才能正确面对电商的冲击,才能在冲击中不断地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经营策略,才能不断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不能不注意的一种现象是,由于电商提供的服务,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商业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进行多样化、多形态化、多方位的比较与对照。因此,对商品选择的有效性正在大大提高。一旦引入VR等实景模式,消费者对电商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会更高。为什么国际知名品牌会纷纷加入电商销售通道,说到底,就是看中了电商销售商品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比较性,就是可以更好地把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增强消费者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很显然,国际知名品牌对电商的认可和接受,并快速地进入到电商销售渠道,也从一个侧面增强了电商的实体性、服务性,让电商的经济体成色越来越足。毫无疑问,也给了那些始终不愿承认电商实体性的人有效反击。更直接地说,电商的经济性、实体性,已经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接受,一个个的知名品牌入驻电商,就是最好的例证。传统销售企业,不也是因为有大量商品的入驻吗?不然,岂不要退回到物物交换时代。而知名品牌的纷纷入驻,也意味着电商已不是销售低价甚至低劣产品的代名词,而是真正的经济体,一个可以和线下企业形成有效衔接、有效作用的线上实体经济。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anhaojun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