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美教育的风会往哪儿吹? 创新工场张丽君:应关注四大趋势
2017-03-21 16:54:00 来源:搜狐财经

  3月21日上午,创新工场首届中美教育沙龙在工场北京总部举行。创新工场负责教育领域投资的中美两地团队、以及在十多家教育科技项目公司,就教育这个十万亿市场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创新工场最具特色的投资理念是看准赛道、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比如在这两年大热的内容IP领域,工场早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并从内容生产、分发到消费等,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而本届教育沙龙是创新工场教育投资团队和项目公司的一次集体亮相,笔者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包括VIPKID、盒子鱼、The ONE智能钢琴、奇幻工房、知乎等准独角兽,当然还有不少新锐项目。

  活动开始,负责创新工场教育领域投资的合伙人郎春晖、投资总监张丽君、和常驻硅谷的美国高级投资经理包蓓蓓一起就创新工场近年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和对未来的趋势判断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郎春晖女士提到,其实从2011年开始,创新工场就开始关注教育领域,思考新经济形势下产业链的变迁,并着手寻找项目投资。截止到今年2月,创新工场在中美两地已经累计投资了二十余个教育项目。其中,国内投资特别关注面向K12的优质教育产品和服务,美国投资则着眼于科技和数据驱动的教育产品以及对下一代的素质培养。投资项目覆盖学前、K12、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阶段,产品形态包括从工具、内容、服务到社区。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美的教育领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硬件成本的下降和新技术的出现,催生了教育创新的春天。移动设备进入教室,无线学习进入家庭,而具有前瞻性的父母已经不满足让孩子只为应试学习,开始在课外的线上线下寻求创新高附加值的教育服务。在这一波浪潮中,创新工场投出的不少项目已开始受到外界瞩目。譬如参加此次沙龙的VIPKID,作为一家成立刚刚三年的创业公司,去年不仅完成了1亿美金的C轮融资,还成为NBA球星科比在全球投资的第一家教育公司,在华投资的第二家公司(第一家为阿里巴巴)。而在硅谷投出的少儿编程学习项目奇幻工房(Wonder Workshop),则被奥巴马总统带入白宫成为全球性活动“编程一小时”的代表产品,并被梅琳达•盖茨女士选为年度STEM科创类礼物,在2016年秋天正式落地中国。

  聊到对教育领域未来三年、甚至五年有可能的风口在哪里,张丽君提出:2017年,在教学形态及变现模式上,我们观察到如下四个趋势:1)直播模型在去年得到了一定的印证,已经出现若干个公司收入过亿,2017会继续涌现;2)大流量教育项目的内容变现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观;3)在线班组课教学模型初具形态,有几家机构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技术在不断的改进;4)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型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探索。

  对此,包蓓蓓认为,创新工场作为一家国际风投机构,在美国需要有不一样的打法。首先,美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量相加与K12是平分秋色的,而前两者由于与经济收益更近,比从变现角度讲更容易在美国跑通商业模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其次,美国K12体系和中国相比,硬件渗透率更高,体制内数据收集更成规模,过去三年入校广泛的创业公司如果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则可以开始收割“数据红利”,在部分教育环节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第三,美国的学校功能更加多元,在应试之外为小朋友和年轻人提供的社会训练值得国际机构关。因为这些品类的服务可能会溢到发展中国家成为高含金量产品,比如VIPKID所倡导的小朋友自我表达和创造性训练。

  作为一家跨境投资的机构,创新工场在中美教育领域的投资是协作式的。郎春晖女士作为主管合伙人,也对未来大势表达了她的看法。2017, 创新工场在教育方向的投资会有三个显著变化:第一,随着创新工场新募集人民币基金体量增加到25个亿,创新工场教育方向的投资会从中早期走向中期;第二,随着对教育的理解加深,我们会从在线教育的投资扩展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育形态。建议教育创业者充分考虑教育对象、教学领域的差别,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手段来设计融合型的教育产品;第三,职业教育领域在2013年做了少量投资之后,曾经搁置过一段时间,2016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加强,2017年也会重点关注。

  站在2017年伊始,正处风口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中产家庭所忧虑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成为了创新工场和项目家族关注的焦点。

  在包蓓蓓主持的《AI与教育科技的化学反应》圆桌讨论上,学吧CTO李行武、盒子鱼CEO黎小说、和写作实验室(WriteLab)CEO Matthew Ramirez(写作实验室是创新工场硅谷投资的一家机器学习开放式英文批阅公司)提出了以下几点观察:

  首先,教育并不是一个最容易被AI渗透的行业,因为很多数据来自于线下,或者是非结构性的,难以用于机器学习。但教学过程中很多任务又是天然容易被AI改造的,而且学校和家庭为AI+服务支付的意愿很强,是一片适合有强大技术基因的教育团队深耕的蓝海。

  其次,数据会是未来AI类公司的一决胜负之地,而算法的“秘密武器”角色则会被削弱。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将成为强弱公司的分水岭,如何设计产品巧妙获取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而且将反馈用于自身产品的提升,将成为公司从1到100的大考。

  随后,在张丽君主持的《中产家庭的教育消费国际化》的圆桌中,奇幻工房(Wonder Workshop)的亚太负责人Brian Yang(奇幻工房是创新工场硅谷投资的一家少儿编程学习公司,首代编程机器人达奇达达已经成为全球数十万小朋友的科创入门学习工具)、VIPKID创始人米雯娟、顶上教育CEO薛淡也先后达成了以下方面的几点共识:

  首先,随着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中产家庭竞相追逐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国际化的好学校、好老师;其次,中产家庭认为孩子的时间成本很高,故而更重品质,而非价格敏感;而且,随着技术发展,整个社会的用人需求在不断变化,中产家庭更加注重国际视野、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于教育如何被人工智能赋能和教育消费的国际化,创新工场系的CEO们分别在沙龙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同时,创新工场教育领域投资项目的集体亮相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工场坚持产业链式投资的理念和阶段性的成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